今年的雙十一,對于這個人造的節日,很多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各種購物的優惠活動實在“亮瞎眼”,身處其中令人無法不動容。恨的是錢包癟癟了,錢真的不夠用,恨不能任性地“買買買”。“剁手”一詞終于又被寵壞了。
我沒有參加剁手,不是我的手不夠剁,而是不想讓更多的時間被手“剁”了去,那樣實在是可惜。似乎被一種全民的狂歡裹挾著,我剁了購物車里早就挑好的8本心儀的書,算是對不落伍節日的回應。
我發現今年雙十一最有意思的現象,是馬云老師終于又“霸屏”了,我樂見這樣的盛事,是超越了節日的一種可喜存在。對于馬云老師的創造,不得不令人折服。我看到今年雙十一天貓的廣告片斷,各國的年輕人歡樂地串聯在一起,表達對節日的祝福,極具現代感和國際化,全球買、全球賣可謂風生水起。
不止于此,馬云老師《功守道》的七分鐘精華版在雙十一天貓晚會上精彩亮相,馬老師儼然化身一位功夫巨星,與中國最頂尖的武林高手一一過招,將太極功夫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精致。在對決時,一句“吃了嗎?”道出了馬云與君對壘的所有秘密。畢竟“民以食為天”!
暫且可以將雙十一晚會豪華的陣容與場面放在一邊,我看到的是馬云接待這些明星人物展現的平易近人的風度,鞠躬歡迎各位明星為雙十一晚會的造勢,“能夠請到大家一起同樂,是我們的榮幸,感謝你們。”
最有意思的是現場《哚哚哚哚》的編曲,“哚,就是剁手的剁!”馬云現場調侃解釋說,于是李連杰、**、青云、妮可等一起哼出一個“哚”的音,樂曲在他們哼完時,人工智能即時編曲,現場立刻將樂曲呈現出來,這非常有意思。
什么才是高妙的現場互動?什么才能將商業精妙地融入娛樂之中?什么才是引領時尚與風物之先的創造?馬云老師的作為正在創造一個新的時代,是在智能革命、數字經濟快速邁向新時代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的作為與創造。這就是我今天想借此說說的功守之道。
功守之道,不在攻
春秋時期,墨子的理論觀點被形容為“墨攻”,這個攻是進攻的攻,不是功夫的功。墨子的最著名的觀點除了“兼愛”,就是“非攻”。墨子倡導的“非攻”就是讓人不要打仗,遠離戰爭。
千年前古人的思想穿越到今天,在雙十一掀起的商業戰爭中,馬云可以說已經將此演化到了極致。從推出《功守道》這部電影開始,馬云的對功與攻的巧妙運用可見一斑。
李連杰說起過為這部電影取名的一段小插曲,說是向馬云匯報時起了個“攻守道”的名字,馬云意思是將“攻”改成“功”更好些,功夫不僅在于攻與守,更重要的在于能夠達到攻與守之間的平衡,功夫的含義更廣闊。
攻守的平衡之道可謂太極思想的精華。一陰一陽乃天地生,陰陽轉換方萬物輪回,這既是功夫之道,更是生命之道。陰與陽達到平衡則萬物和諧,自然充滿生機。
馬云老師在太極上的造詣已經活化為商業上的功夫,因此他毫不諱言地說到:“從太極功夫的思想中,我領悟到許多東西,他所有的商業思想都來自太極。”
我不是一名太極功夫的愛好者,卻是《易經》哲學思想的推崇者。我感到我們與馬云老師最大的差距在于實踐。馬老師從多年練習太極拳的實踐中得出了自己的真知,并有效地運用到了工作事業中,而我們還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思想的最淺層處,并常常“偏道”甚至“誤道”。
因此,我愿意相信,馬云老師講的阿里巴巴的使命,還有阿里巴巴終究有一天將消失的命題是真誠的,“未來一定會有比阿里巴巴更偉大的公司誕生!”馬云老師講這句話的真諦在于攻守的平衡,任何事物的發展必然有其盛衰的規律,沒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永久地繁榮下去,最重要的是怎樣延長盛期的時間。
中國功夫的要義也并非說進攻者一定是強勢而可以制勝的,防守就處于下風而居于弱勢,攻守之勢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演進的過程。攻守之道如手掌轉換,掌心向上與向下瞬間即可完成轉換。
今天馬云老師還在臺上唱歌當明星,明天可能就唱不動了當不了明星了。今天馬云老師可以將阿里巴巴的使命推向他認為的遠處,明天可能他就再也沒有心力去處理日益龐大到如一個國家一般的阿里巴巴。
一個人能夠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好,什么不會做,不能做,做不好,已經非常了得。如果一個人還做出了一點成績,影響到了別人,創造了一點被認為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有意義的成績,那么這個人足以令人尊敬。
攻守之道,全在于在功夫這件事上需要遵守平衡,并為之付出認真的實踐,千錘百煉后定能“黃沙始見金”,無論人生與事業一定是這樣的。只有達到了攻在不攻之中,方可達人達己,渡己渡人,兼愛天下,最終走向人生的圓滿和諧。
攻守之道,全在功
馬云老師正日益成為一個國民明星。這樣的作為,不是別人讓他要這樣做,我相信這一定是他自己愿意做的。我親身去聽過一回馬老師的現場演唱,我的感受是馬老師確實很親切,就像是一位在我們身邊的工作生活的杭州人一樣,沒有多少分別。
不一樣的是馬云老師對于事物的理解和對事業的執著令人尊敬。有人說馬云的演講聽多了就一個腔調,太會“忽悠人”!我倒是希望這樣的范式和忽悠多一些。翻開中國近代的商業史,我們太缺少傳奇人物,缺少一位令中國人足以自豪與驕傲的商業人物,馬云老師正走在這條路上,我們為何不對他報以更多的掌聲與鼓勵。
我有時候在想,到底什么樣的心思纏繞了我們的思維,對我們自己的創業明星,還有其他領域做出特殊成就的人不能報以更多的掌聲與真誠的鼓勵,不能從世界和全局的眼光來審視一位人物的所作所為。我以為,攻守之道,也不全然在于平衡的保持,而在于功夫錘煉到了怎樣的地步。
我們看待事物和人物往往容易陷入二元悖反的理論之中,越是自己不能做到和做不好的,就越是見不得別人做到,和比自己做得更好。只是人與人之間差別其實真的很少,在事功的道路上,“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功夫深不深不在于一個人出身,而在于一個人的堅持。
馬云老師今年雙十一的表現如果撥開其表象,深入其內里可見到他其實都在為阿里巴巴的戰略吆喝。中國當下的商業環境是容不得任何松懈的,明明可以成為一個低調奢華的人,卻偏偏要做一個每天都在聚光燈下過日子的人,應該不是馬云所希望的。為此,馬云老師說:“我真沒有時間花錢!”我相信這樣的話多少是真誠的。
有些人在網上還曬出了馬云的所謂的豪華別墅,馬云回應說,誰說別墅是我的,就請這個說話的人代他捐給慈善機構,讓更需要的人去住。這樣的玩笑話馬云老師已經不止說過一次。財富對于馬云來說已經不是追求,那么追求什么呢?馬云老師說:“我也不知道!”
我們真的與馬老師的修煉相差得太遠。功夫做得很不夠。對于雙十一這樣的人造的節日的興奮勁和自嗨感遠遠不及馬老師。我以為中國當下缺少的正是像馬云這樣的敢做敢為敢一切向前的“領軍人物”,以商業和文化的中國力量變革時代的風氣。這正是這個時代最缺少也是最需要的東西。
中國終于在互聯網時代奮起趕上,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襲來之時,可以領風氣之先,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商業理想和文明智慧。不僅在商業上,還在文化上,展示自己獨有的理解和自信,登上人類心靈的頂峰。
這才是一個時代的真正開始,因為有了阿里巴巴,中國從此多了一個我們可以崇敬的人物,中國多了一個全民可以自嗨的節日,中國更多了一個邁向未來并領先未來的理由。這樣的創造在全世界看來都是令人羨慕的。
這個創造是中國人的攻勢,攻向全球各個角落,讓全世界的人民感受到中國人的博大胸襟和文明熱情,而守住的是中國人的平衡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創造,注定就不會有像馬老師這樣的時代人物出現。
為此,我感到我身處這個時代的光榮,只要功夫在身,就可以創造自己的成就,這個成就既可以是在自己設定的小時代中,也可以置于家國民族鑄就的大時代下,我們需要的是練好自己的功夫,向馬云老師一樣敢于順應時勢的變化,堅定地相信自己的作為并非一早一夕的功成,而在于時時將攻守之勢玩與自己的股掌之間。
人與人的差別不是性別,不是國別,也不是智慧,更不是天命,而是對待事物的態度,是人心的所指,有的人注定要擔當更宏大的使命與責任,這樣的人不會在攻與守這樣的命題中猶豫彷徨,所謂時勢造英雄,時勢更磨礪人心,心沒有普通與非常之別,都是肉長的,都需要熱血的灌溉與流動。
心最不同的就是堅持的方向,如果心凝結出一個夢想,那么就為這個夢想去練就一身絕世功夫。如果心向往一首詩歌,那么就將腳步留在遠方的那片草原,那片海。如果心希望創造一片天空,那么就讓心飛向宇宙,接受太陽的熾熱的愛戀,眾星的垂顧。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二馬行空,訪問yuanben.io查詢【4VNWAUB7】獲取授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