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童書吧*英郡年華站——2018.7.15
每周一次的繪本故事親子活動已經成為了孩子們的習慣盼望。
為了從小培養幼兒活潑開朗、自信大方、激發其豐富的表現欲,
提高小朋友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微微童書吧特舉行“小小故事大王比賽”。
旨在以活動促閱讀,以閱讀促活動,
增強小朋友講故事的興趣。
一、自我介紹
本次親子故事會開場的自我介紹,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還再說一個媽媽的優點~
開始爆大料啦~
有的小朋友說:我媽媽的優點是帶孩子~
應該是很會照顧孩子的媽媽。
有的小朋友說:我媽媽的優點是上班賺錢~
很能干的一位媽媽!
上次做芋圓活動的佑佑小朋友說:我媽媽的優點是做好吃的~
有一個會做美食的媽媽是多么幸福啊!
也有好幾個小朋友說:我媽媽的優點是給我講故事!
原來都是我們童書吧吧主和會員的孩子,為故事媽媽們點贊。
想起那句經典流傳的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也有小朋友說到媽媽的優點是:玩手機~
看來我們大人在玩手機時,孩子都看在眼里。
自我介紹是每次故事會的儀式感,經常參加的小朋友都會非常主動自信地表達,也有小朋友是不愿意站到前面的,特別是第一次參加,會害羞。其實也沒關系,環境的影響,氣氛的帶動,小朋友終會有一天勇敢地站到臺上。當孩子不愿意介紹時,我都會讓媽媽來做示范幫忙介紹自己。
二、游戲環節:雨點變奏曲
故事會少不了好玩的游戲,恰好是臺風天氣,于是帶領小朋友一起來玩: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游戲。
“小雨”——手指相互敲擊
“中雨”——兩手輪拍大腿
“大雨”——大力鼓掌
“暴雨”——跺腳。
學會了這些動作,我開始念一段話,讓孩子跟著做出相應的動作。
現在開始下小雨,小雨漸漸變成中雨,中雨變成大雨,大雨變成暴風雨,暴風雨減弱成大雨,大雨變成中雨,又逐漸變成小雨……,最后雨過天晴”!
接下來歡迎講繪本故事主角出場:“讓我們以暴風驟雨的掌聲歡迎我們今天第一位小朋友~
三、開啟小小故事大王的模式
兩位大姐姐一起合作講了一個故事《我的優點是什么》。
第二位心怡小朋友帶來的故事是《兔子的心愿》。
因為孩子還不能像大人講故事那樣一邊拿書,一邊拿話筒來講,于是有兩位小朋友就自告奮勇上來幫忙拿書。
這些合作協調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熳熳小朋友講了一個故事《奶奶家在哪里》,爸爸第一次陪同參加故事,并且配合,有了爸爸的支持,表現非常的淡定。
黑米小朋友講了一本超級有難度的《小丑與農夫》,為什么說有難度呢?因為這是一本無字書,畫面全靠講述者的理解和表達。
據媽媽后來說:在家里都是媽媽給他講的,想不到他在故事會上可以完全講述出來!
小朋友的潛力是無限的,需要一些機會去激發。
抓拍到這么溫馨的畫面,令人沉醉的故事時光。
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
這位小妹妹帶來的故事是《小屁孩》是斯凱瑞系列,非常厚的一本書,全憑記憶講下來。
梓睿小朋友帶來的是《跑跑鎮》,雖然有些小朋友聽過,依然很受歡迎。
毛毛小朋友講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小朋友們輪流幫忙拿書。
舒瑤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合作帶來《有趣的職業》,還帶來了獎勵貼紙,對于小朋友注意力開始分散的時候又起了一個激勵的作用。
二十多個小朋友一連串聽了8個故事,差不多一個小時。
我之前也預想過,因為孩子注意力集中大概在15分鐘左右,可能聽故事過程中會坐不住。
由小朋友來講的故事,可能還不會很多的互動,提問,更沒學過如何控場,因此講故事的當中,有吵鬧,分心。
其實都能理解的。
但是,沒想到,在翻看當時拍攝的照片,那種專注的眼神,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四、才藝表演
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舉手上來表演節目,唱歌,跳舞,也讓家長們刮目相看。
有的家長說,孩子很內向的,怎么會敢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呢?
我想說:是環境影響的力量。
真正的教育可以抵達孩子們的內心,引領孩子們在生活中感受、創造,表達自我的才能,從而影響他人,改變世界。
在后來,我發現了這個大合照有趣的亮點:講故事的小朋友都獲得了頒發的特別獎狀:最美聲音獎、最佳臺風獎、最佳表達獎等等,拍合照時舉著獎狀和小禮品,沒有講故事的小朋友則一臉羨慕地看著她們。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期是語言表達,特別是口語表達的關鍵期,幼兒語言發展貫穿于身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其它領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雖然本次故事會有不盡完善的地方,但是創建一個能使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精神滋養,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期待你也一起加入我們,給孩子一個詩意的童年,一片翱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