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已離去,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改變別人,我們能做的是做好現在的自己。
--------------------------------------------------------------------------------------------
圖片發自明睿書院
一、工作
- 這學期我擔任助教一職,主要負責生活方面和帶小班。
-
生活方面:
擔任書院司機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因為這個責任比較重大。當我第一次開車去成都的時候當時還是有點膽怯與緊張,當時文老師在副駕駛坐著讓我感覺踏實了一點。對于自己常常在做一些不是很熟悉的事時自己的內心就會否定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到” ,在我的信念系統里常常出現這類話。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做一些 事來突破自己的內心,這些突破后的風景讓我變的更加自信一點。在管理儲藏室這件事里也是別有樂趣。當我看見一間很混亂的儲藏室時我當時的心情是“非常的煩躁”,當自己把一間混亂的儲藏室收拾的很整齊后的心情又是另一種。記得自己當時很開心。在整理東西也是對自己內心的一個整理與觀察。對于東西的分類可以讓自己的思維有所調節,不會再那么混亂 ,對自己的意志力也是一種磨練。***
-
帶小班
帶孩子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我和良良是室友,剛來聽說我要和他一個房間當時心情很苦惱,因為那時候覺得小孩好煩,他也不愿意和我一起住。在與他度過的第一個晚上就很不順利,在凌晨三點多他醒了,然后裸身哭著去隔壁房間找他的姐姐。就這樣持續了幾次……,后面有的時候我會主動找他去玩或者聊天……就這樣我與他的關系漸漸地有所好轉,他也慢慢地接納我。在晚上他睡覺前都要聽故事,每天晚上都給他講一個故事。講故事的過程中對于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學習和鍛煉。因為自己講故事的能力很弱,這樣對講故事的能力也有所幫助。另一個是對于自己的普通話也是一種鍛煉。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自己能走進他們內心的世界。在剛開始帶小班的時候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帶他們,后面就去問智賢,她讓我在她上課的時候跟課,持續了四天。有一次中午我帶他們在三樓玩,良良和睿睿讓我陪她們一起玩“恐龍大戰”,在這一個小時他們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和他們在一起玩首先就要先融入他們內心的世界。在和他們交往過程中很輕松,他們內心的世界豐富多彩,他們很真實,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在他們的身上有時候能看到自己的內心一些不足。比如“真實”。在自己有的時候可能為了面子而做一些違背自己內心正真的想法與措施。有一次良良問我“什么叫做害羞”。當時我覺得他們內心好純潔啊!*
圖片發自于明睿書院
二、項目學習
我們小組一共有三個人,項目是開一家“樊登讀書會”實體店。剛開始第一步我們參加了四川省樊登讀書會的一個交流會初步的了解這個項目。在交流會開始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紹以及分享對樊登讀書會的一些想法,然而對我的閱讀量實在太慚愧了。當時自己還是有些緊張,不知道說什么好,最后就說了一下此次來這里的目的。
這個項目過程中,也讓我體驗和學習到了不少東西。首先我們三個人是一個團體要一起完成這個項目。在于萬老師談合作的時候,她問了我們幾個問題而這些問題我們是沒有考慮到的。比如先要去做一個“市調”,這些都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在溝通方面還是不行,在自己的內心總是想的怕說錯、會被別人笑話以及評判,但后面自己還是去嘗試與別人多交流來突破這個信念。在某周五我們去四川省的總部去簽約合同,這也是我第一次這樣正式的簽一份合同,這也就意味著一份責任與擔當,當時心里很有壓力感啊。最終簽約成功,潘會長也交代了一堆后面一些開店的需求,但做事也是一種享受,對于現在的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與突破。
三、閱讀
這本書叫《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選這本書的原因是我發現自己不能接納自我。
人一旦找到借口推卸責任,就覺得很輕松。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另一半不對,只要不是自己的錯,心情就會豁然開朗。但這樣的輕松只能維持一瞬間。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司空見慣的,遇到自己膽怯、麻煩的一些事就往往會去逃避掉,就像牙疼時,就算吃再多止痛藥也不可能治好蛀牙,必須正視問題,徹底治療才行。我需要做的就是認識不完美的自己,接受這樣不完美的自己,改變自己,從而變得優秀一點。但這些還是要自己從生活中去實踐與突破。在我的內心有壓抑這部分存在。對于自己的自卑感,每當做事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后,不如別人,在做事之前就已經否定了自己不行。阿德勒說:“人們利用一切東西,逃避人生的失敗。”人有時會在不自覺的狀況下,捏造自己生病一事。想著要是生病,就不必上班、上學,也不用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丑態。一想到此,就會無意識地制造出“頭痛”“肚子痛”“發燒”“嘔吐”“恐慌”等癥狀,心理學將之稱為“疾病利益”。是啊,在我以及在我周圍的人身上這也是有的,總是在抱怨、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