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月度檢視】
姓名:梁巍
#基本情況
姓名:程浩軒
年齡:7歲
小組:第6組
#第一階段30天目標及完成情況
1、家長目標:不吼不叫,學會鼓勵。
完成情況:現在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比以前好一些,大部分時候能夠做到鼓勵。在孩子想去嘗試的時候,會講清結果但不會阻止,對于他堅持的事情給予幫助和肯定;在他想放棄的時候,會鼓勵他再堅持一下。
每天的早餐時間作為一天的親自時光,一家人一起吃飯。
但是面對孩子學習不認真的時候就是忍不住發火,幾乎每次必中。
2、孩子目標:早起7:30,早睡22:00
完成情況:孩子時間觀念有所增強,到了約定時間即使不高興也會遵守。早起和完成早起清單的習慣基本形成了,早睡、準備衣物、整理書包還需要提醒。青蛙和番茄鐘并沒有用,孩子整體對時間管理沒有太深的理解和運用。早起運動三次。
附圖:
#30天打卡的情況總結
#打卡29/30,1天媽媽出差請假。通過每天寫孩子的閃光點,促使我去觀察,及時記錄孩子優秀的一面。對于表現好的及時鼓勵,對于不好的說明原因。該堅持的鼓勵孩子堅持。
#授勛情況總結#完成七日授勛
空間管理情況總結#1、收拾拼裝玩具,按個頭分別裝入大小盒子;2、書包分類整理,三個文件袋的那個裝語數英書籍和作業;3、晚上睡前準備第二天的衣服。
其他好習慣#放假后,每天睡前讀書5頁;慢慢學會肯定別人,發現別人的優點,贊美別人。
父母教練總結#
第一個30天在磕磕碰碰、踐行修正、鼓勵兼批評中匆匆結束了,給我最深的感觸有幾點:1、制定目標要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是制定好以后就必須執行。比如放假后每天讀書5頁的任務,一開始孩子很不高興,為了調動他的興趣我讓他自己去選書,結果他選了一本字數最少的《三字經》,我看到他選的書簡直要七竅生煙了,心里就覺得孩子是偷懶。認真讀了三天,第四天開始不熟悉了,拼讀總是出錯,他就不想讀了,胡亂讀過讀完了。我感覺不對勁就讓他再讀一遍,把五頁讀熟才可以完成任務。孩子就爆發了,把書一扔不讀了,你愛咋地咋地。我的怒火噌就竄了出來,本來就選了一本字數少的書,結果還這么不認真。拉起他打了一頓,然后讓他必須讀熟,結果他又哭又鬧讓我給他道歉。我說在你沒有完成今天的任務之前我不會給你道歉,我打你是提醒你不能偷懶,是不能在學習上耍小聰明,不能在學習上糊弄媽媽。他依然哭讓我道歉,我不再理他,道理我已經說過了,打他的原因我也說過了,他哭了大概十分鐘覺得沒意思,就讀了起來,最后讀的還算通順。讀完以后我向他道歉,但是我告訴他,如果你以后學習再這種態度,我還是會打你。他又哭了,我給他講了剛看過的摔跤吧爸爸,又給他講了朗朗的故事,漸漸的他不哭了,他明白媽媽嚴格要求他是對的。現在他堅持的有11天了,雖然不是完全認真,但是態度比以前好了。
2、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父母首先要養成好習慣。父母之間要相互配合,互相督促很重要,不能讓孩子無所適從或者有空隙可鉆,好習慣需要持之以恒。我是早起主義者,每天五點半左右起床,我會在7點半前做好早餐,然后叫他們起床。老公有時候會賴床,有時候老公起床后會不讓叫孩子,認為放假了讓孩子多睡會。有一次我妥協了,但后來我想不行,所以后來及時是放假了,也都在規定時間叫他起床,按照起床清單來做。
3、鼓勵的力量大于批評。葉老師說“一件事你本來就是高手,只不過你需要練習”,這句話對我的觸動很深。作為一個媽媽我經常頭疼于孩子的各種狀況,一個周一的早上,到了早餐時間,我兒子沒有按照早起清單的時間來吃飯,而是玩紙飛機,我就按照葉老師的這句話來提醒他,提醒了2次,他看了看我,感覺媽媽怎么和以前不一樣了,因為以前這時候我已經發飆了,但是那天我沒有急,到了第3次,他過來吃飯了,但是吃了一會又去玩飛機,我繼續鼓勵,一頓飯前后鼓勵了7次,等他離開的時候我發現那天的早餐他吃的很干凈。現在我已經越來越感覺的鼓勵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做,怎么做好,還是不太擅長。
4、讓孩子自己去做。這個月里,孩子第一次給我洗襪子,做家長要學會示弱,他總是記不住穿鞋就在地上跑,我想懲罰他自己洗襪子。但是我沒有這么說,那天晚上他洗腳的時候為了好玩穿著襪子放進水盆,我說襪子怎么能和腳一樣干凈呢。他讓我幫忙拿了肥皂自己洗了起來,雖然搞了一地水不過沒有關系,洗的很認真。我說寶貝能幫媽媽洗一下我的襪子嗎,他很開心,洗的比他的還認真。洗完亮起來很有成就感,我鄭重的感謝了他,也表揚了他。還有一次是他第一次細致的整理玩具。以前也有讓他整理,但是很籠統,只是讓他去整理,但是怎么整理,整理到哪里并不明確所以效果并不好。這次我們的目標就是整理拼裝,兩個大小不一的收納箱,分別來裝大、小拼裝零件。目標清晰,便于操作,孩子做起來也很順利,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