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以前,我總是羨慕哥哥的學習能力。讀書的時候他很貪玩,成績在班上倒數。高考復讀的時候與父母賭氣,他開始發奮圖強,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拼命的學習,不允許人打擾,甚至有時候連飯都忘了吃。就這樣,他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逆襲,就從班上倒數幾名考到前幾名,最后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在大學時,他也改不了平時貪玩的習慣,只是在考試前突擊惡補,而效果卻很好。當時,我們以為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并自嘆自己如此持續深度學習毫無效果。

讀了深度工作,我才明白自己是如何濫用深度工作來消耗自己的精力,最終在無盡的疲憊與失敗中把自己擊垮的。

對深度工作的認知,始于從小父母教我們好好讀書,認真學習,要集中注意力等口號。我們崇尚懸梁刺股的刻苦,斷絕歡樂的犧牲精神。以為通過這種認真和犧牲的姿態,才是奠定成績的基礎。于是開始了十幾年的枯燥無味而疲憊的求學生涯,從求知若渴到厭學自卑,從活潑開朗到眉頭緊鎖,一點點消磨了我對學習的熱情。書中通過對禁欲主義的了解,讓我開始重新認可自己,點燃了對學習的希望。沒有人能做到持續的禁欲和深度學習。一段時間的禁欲后,需要適當的休息和放松,并且給自己一定的獎勵和鼓勵。

深度工作能給人帶來快樂。在我結束學業進入工作環境讓我感到興奮,對工作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我又開始給自己定義好好學習,努力工作。開始的勁頭十足,對所有事物都充滿激情。可是,2-3年我就開始對工作產生厭倦和疲憊。于是,工作十年,我平均每2-3年換一個崗位或工作,通過戰略彌補戰術上的不足,以此來激勵自己不斷學習新東西,接受新的挑戰。廣度的學習并不能彌補我深度上的安全感,也因此很難讓自己在取得成績后變得快樂。

? 讓我體會最深刻的是作者點破了在我們的工作中,通過忙碌工作彌補這份不安。譬如看到員工不忙會開始緊張,甚至覺得一天8小時工作都不夠,晚上再加班2-3小時才是勤奮的表現,才能夠趕上競爭對手。于是,員工開始緊張,怕工作不被認可而開始拼命加班。當我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2年后,我感覺很忙,很累,也有成績,但卻沒有成就感。我無法感受到自己的提升,因為本可以用來學習提升的時間,我卻用來加班做重復性的工作。

? 同時,作者也提到這種忙碌工作表現成績的現象也歸咎對知識工作的無法度量。一直從事研發管理工作,卻總是有種挫敗感。研發工作的價值雖然不容置疑,而我們卻很難體現研發循序漸進的成績。通過事件、成果的體現被認為無法度量效率和個人的成長。通過本書的學習,讓我看到的是對知識工作更深遠的格局與信心。

為了提高效率,公司紛紛效仿成功企業的經驗。而很多引入的項目管理過程卻被總結成將串行工作改為并行工作,以此來提高效率。書中也提到了多線程工作的流行。其實單線和多線工作并不矛盾。對公司而言,希望員工在工作中有更好的銜接,事情有更合理的安排,與個人工作的單線程專注不矛盾。只是多線程工作被濫用與個人時,對個人的深度工作有影響。

書中解開了我多年實踐過程中的疑惑,讓我重新認識了什么是深度工作,不是表面的認真和犧牲可以換取的,讓我可以卸下包袱,可以安心的享受深度工作帶來的快樂。深度工作也解決了我們對個人成長的安全感,從而能進步享受自由的快樂。本書還讓我不拘泥于從度量上看自己的成長,而從更深遠的角度對自己成長充滿信心。深度工作讓我將工作的浮潛與深入調整到合適的度,已到達廣度與深度的平衡。

書中介紹了很多提高專注力和深度的方法,我準備去實踐啦。先從每天1小時專注訓練開始。更多的方法請見本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