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鼓足勇氣、挑戰“勇氣讀書”與“日更寫作”,我多次退縮、間斷和想放棄。
多數理由是書也讀了,但讀得很膚淺,只會記些低水平的筆記。
我深知自己缺乏深度思考,更缺乏語言表達能力,造成讀書效率低、寫作困難或膚淺。這不正是長期不讀書、腹中沒文字的缺陷嗎?
作為教師,就應該堅持讀書,堅持與書為伴,不斷補充新知,與時俱進,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和真正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從讀一本好書開始。”
為了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為了讓自己頭腦更靈活、表達更流暢和更豐富,也為了做好本職工作,做好學生的領路人和榜樣,讓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和養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我決定堅持做好以下四件事:
1.堅持天天與好書籍對話,在對話中成長;
2.堅持天天寫作并與同仁分享交流,在分享中尋求同行中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在交流中獲得更多自信和勇氣,促進自己成長;
3.堅持與學生共讀,在共讀中師生同成長!
4.堅持拜讀同行和朋友們分享的文章,在拜讀中補充新知,拓寬眼界和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水平。
我相信:當有一天閱讀成為一種真正習慣和真正的生活需要,相信人人都會遇見更好的自己,都會遇見更好的未來。
堅持讀書與寫作,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