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沒有為人父母的肯定不能體會那種疼痛,我相信那種疼痛應該比失去愛人更為深切。我們能感同身受,但是感同身受畢竟只是一個詞并不能完全和作者的感情一樣。就像看著別人在痛苦,而自己只能站在那里。
我一直在強調想當丁克一族。二人世界,又不會有更多的負擔。其實說白了就是自己自私,沒有勇氣去承擔責任,因此我一直在感慨父母是多么的偉大把我生下來。《妞妞》讓我看到當父母的樂趣,孩子笑,你笑,孩子哭。你煩。書中有提到,表面上看是你在教孩子辨識這個世界,實際上是小孩在教你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成年人的世界,工作,工作,工資,升職,利益熏心的世界。而孩子的世界單純可愛,看見花朵、小草樂不開支。我們現在缺乏那種單純。
當父母的應該最怕孩子發燒生病。恨不得自己可以代替她受苦受罪。三四個月的孩子是多么惹人憐愛呀。當妞妞被診斷有惡性母細胞瘤的時候,世界要崩潰了。選擇是困難的,結果也是未知的。干等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但是有一種結果卻是必然的,主要在于過程。到底是手術多活一年兩年還是順其自然讓病魔帶走她?作者和其妻子很是煩悶。即使動手術,結果還是免不了一死,是經受手術之痛還是免去這一遭?
人生有種種選擇。對于幸運兒來說,選擇是面對諸多機會的主動進取。對于冒險家來說,選擇是孤注一擲的賭博。對于苦難者來說,選擇卻是不可自拔的困境。選擇,沒有選擇是不是更好呢。
放棄手術。就當妞妞沒有生病一樣照樣愛她疼她。作為父親的作者在深夜抱著他的可憐人兒。放棄功名利祿,把時間全部花在他的孩子身上。父愛呀,有時候是多么的沉重。妻子痛不欲生,自己何嘗不是呢?
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精美。隨著病發,妞妞的越來越痛苦,乖巧懂事的她在一歲多的時候離開了他的爸爸媽媽。
是什么造成了病魔的出現?現在社會照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孕婦發高燒去醫院得不到及時就診,醫院有責,那個博士醫生濫用x光,三番五次使用,醫生有責。醫生是白衣天使,多么美麗的詞呀,而現在這個詞已經被玷污了,失去了純潔美麗的含義。
有誰能告訴我,為什么世界還在,我還在,而你卻不在了?當生活經歷重創,要怎樣才能重拾生活的勇氣,夫妻雙方又該如何無隔閡的生活?馬雅可夫斯基說:死是容易的,活著卻更難。要怎么樣才能當做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呢?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從妞妞生下來到死去,作者的感情起伏,不幸的是我們看不見他們第二個孩子。
愿所有家庭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