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初來札幌,先是被路邊成排的銀杏樹所吸引,其實家鄉(xiāng)青島的銀杏樹也有些名氣,如莒縣路和八大關(guān)街道上的那些,常見也沒覺有何特異。到了札幌才知道銀杏葉原來會這樣黃,是那種介乎于金黃與檸檬黃之間的純粹透亮的黃。此時正值深秋落葉,滿地燦爛的黃葉使札幌的街景顯得高貴而憂傷。
? ? ? 行走在札幌的街道上,除了汽車碾壓路面的沙沙之響,幾乎聽不到什么聲音,只有從身邊閃過的那些來去匆匆的身影。邊走邊想的時候,一只碩大的鳥嗖地從頭頂掠過,以致短瞬遮住了夕陽的光芒。它是如此的清晰:通體漆黑,雙翼平伸,兩爪下垂似隨時準(zhǔn)備降落……這是烏鴉啊。正目送著它遠(yuǎn)去,另一只不知從哪兒飛來的烏鴉緊隨其后,在空中作渦流狀盤旋,啊啊地叫了幾聲便飛的不見蹤影。聽到烏鴉的叫聲,便想起魯迅小說中的描寫,與烏鴉相關(guān)的境況是何等的凄惶。中國人視烏鴉為不祥之鳥,烏鴉的啼叫更是兇兆。可在日本,不管是在繁華的東京還是偏遠(yuǎn)的北海道都常見烏鴉的影子,烏鴉是日本的國鳥、至高無上的神鳥。這樣的在中國人眼中毫無審美價值和食用價值的黑鳥,怎么在日本就成了“立國神獸”?都說日本文化多源出于中國文化,從這點看恐怕是要大打折扣。中國古詩中多有晨昏暮鴉的句子,而我自小長大的環(huán)境無論是城市還是曾經(jīng)落戶的鄉(xiāng)村,對烏鴉卻是見之甚少。盡管小學(xué)課本中也說銜石喝水的烏鴉如何聰明,但它也擺脫不了萬民齊誅的命運。而烏鴉的同族喜鵲卻成為吉祥的使者,盡管這鳥叫喳喳的且不講衛(wèi)生,人們卻從不驅(qū)趕。住家附近有一個幽靜的大院落,里面有數(shù)十株高大的梧桐樹,夏天濃蔭蔽日,是散步的好去處。自打這里的療養(yǎng)院改為醫(yī)院少了戒備后,不少喜鵲也趕來梧桐樹上筑巢落戶,整日打情罵俏的喳喳亂叫,樹下的林蔭路也黑赤白綠地舖滿了鵲糞,極像美國抽象主義畫家波洛克的作品。
? ? ? 還是說烏鴉吧。據(jù)日本古籍記載,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是靠一只三足烏鴉做武術(shù)指導(dǎo),才取得征戰(zhàn)勝利建立了朝廷。這只被稱為“八咫鳥”的三足烏鴉究竟有何等武功未曾考據(jù),但在中國如災(zāi)星般的烏鴉在日本竟成吉祥之鳥,這其中蘊含著的日本民族的災(zāi)難意識與吾國吾民確是大不相同的。日本的確是一個多災(zāi)多難的國家,且不論時常發(fā)生的地震和海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有的核爆也曾降落在這個島國土地上。當(dāng)年掌握政權(quán)的武夫們對世界形勢的誤判與窮兵黷武,不僅給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zāi)難,日本民族也跟著倒霉透頂,擴疆拓地的目的沒達到,還把本來的領(lǐng)土也搭了進去。
? ? ? 札幌是北海道政府所在地,早先所轄的北方四島(國后、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二戰(zhàn)后被前蘇聯(lián)占領(lǐng)至今未還。記得七十年代中蘇交惡,按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邏輯,前蘇聯(lián)的宿敵日本便成了我們“一衣帶水”的芳鄰,很快也就有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官方輿論對被前蘇聯(lián)侵占的北方四島很是為日本憤憤不平,日本文學(xué)中念茲在茲的北方四島描寫也多見于人民日報等報端。少年時代的我對北海道便有朦朧的想象——蒼茫的日本海黑水翻騰,冷寂的峭壁兀立海岸,寒冷而蕭殺。可在這里,一個秋天的黃昏中我走在不知道路名的札幌街道上,那個瞬間全然改變了我對北海道的印象:烏鴉、銀杏樹和清冽的空氣,一種被既往歷史代入的奇妙感受讓我不經(jīng)意間喜歡上了這個城市。在札幌道廳舊址博物館旁邊有一座現(xiàn)代化建筑,樓面懸掛著日本收回北方四島委員會的字牌,與具有巴洛克風(fēng)格的舊址博物館形成了一種歷史符號時空交錯的對比,幾多鄉(xiāng)愁彌漫在這黃昏的暮色中,面對強勢的對手,三足烏鴉有再強的武功又能奈何。札幌的街道不再見武士的喧囂和兵器的搖曳,深沉暮色中座座精致的居酒屋竹燈晦瞑布幔低垂,清酒的恬淡香氣與柔情的調(diào)笑混搭。歸巢的烏鴉展延著羽翼,沒有對人的恐懼,全然主人般在空中梭巡著巢址,像飄蕩的幽靈。
? ? ? 第二天的早晨,在酒店的窗口,我又見到了飛翔著的烏鴉。隔著雙層玻璃窗聽不到烏鴉的叫聲,只見三三兩兩的烏鴉在空中盤旋,黑色的剪影給平直的幾何體建筑帶來些許生動。我追隨著烏鴉的身影,眺望天空又回到層層疊疊的樓宇,心中突然間冒出像博爾赫斯說的那種升騰空中的欲望:飛翔是人類的基本渴望之一,這不僅是受夢境與天使的啟示,還有著對自由和俯瞰的向往。鳥類有著天然的觀察能力,如果烏鴉能遠(yuǎn)涉重洋,相信有一個地方的烏鴉會以殉海的精神飛來。此地的烏鴉或許就是你本來應(yīng)當(dāng)見到的,我相信與每只烏鴉的相遇都是有著緣因。札幌的烏鴉就是這樣無可替代的刻畫在了我的心中,與自己與生俱來的對生靈的敬畏相疊合。是它告訴我應(yīng)該謙卑而又孤傲的守護著生命的初心,告訴我任何時刻,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凈化靈魂的起點。一路走來,黑色的烏鴉散射出的智慧光芒讓我的旅行也多了些許溫暖——人與烏鴉,互道一聲珍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稿于2017年11月10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改于2018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