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難得好天氣,藍天白云,陽光燦爛,沒有霧霾,也沒有大風。我趁著天氣好,趕緊在起床后,就換上了跑鞋,跑步去也。
想到去年,我也是從春節開始,由跑渣逆襲為跑馬的女漢子,心中不免閃過一絲小小的驕傲。然而,即使跑過再多的馬拉松,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那是去年的事了。事實是,我自從去年11月13日,刷了一個半馬之后,就懶癌發作,再沒有堅持跑步了。
從11月到現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足以把我打回原形。配速就不說了,直線下降,簡直慘不忍睹。更讓我無法忍受的,是我這樣一個曾經跑過42.195公里的女漢子,在今天剛跑了1個多公里后,就覺得難受得不行,想要停下來走路了。艾瑪,立刻心塞的不要不要的~
跑1個多公里就停下,我實在是不甘心,也丟不起這個人,只能一路咬牙繼續跑。一路上,我不停地和自己對話,告訴自己要忘掉過去,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終于跑完4公里,算是完成今天的任務,光榮收兵。
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梨園行的老話,叫做“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行家知道;三天不練,大家都知道。”跑步也如登臺演戲,需要持續不斷地練習。稍一怠懈,就會武功全廢。
其實,演戲也好,跑步也罷,生活中任何其他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需要持續地練習。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里,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說到,所有人都以為“杰出”源于“天賦”,“天才”卻說:我的成就源于“正確的練習”!艾利克森在“專業特長科學”領域潛心幾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業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他發現,不論在什么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的特點之一就是大量地持續練習。從不會到會,秘訣是重復。美國加州有個“害羞診所”,專門幫助那些比如說不敢和異性說話的人克服害羞心理。這個診所的心理學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療法,什么童年回憶之類,他們相信練習。
他們認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觀點。怎么治療恐女癥?做法就是設計各種不同難度的場合,從在房間內集體對話,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訕,安排接受治療者在一個療程之內跟130個女人聊過天。
2015年年底,知乎推出了一款付費問答的產品,叫“值乎”。當時小馬宋老師在上面設置了一個價值10元的問題,問題的大意是:我知道一個快速提升文字寫作能力的方法。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閱讀超過1萬份經典文案。看起來最笨的方法,卻是最有效的方法。所有外表看起來的光鮮背后,都是持續刻意的練習。
其實,對于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是黃金標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我去年能夠從跑渣逆襲,成功跑下馬拉松,就是進行了大量的刻意練習。現在回歸跑渣,也是因為中斷了練習。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心中所有的失落瞬間一掃而空。不就是刻意練習嘛,咱已經成功玩轉一次了,這一次不過是再次出發。只要有正確的方法,再LOW的狀態也可以擺脫。加油!2017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