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了。
在我不打算考研的日子里,從此和學生身份告別。
本來打算6月16號開自己的公眾號,卻在昨天起床睜開眼突然覺得要把這件事解決,半個小時后,心里的想法就實現了,真的沒自己想的那么難。
想寫很多很多東西整理自己的四年。突然畢業,對自己從頭到腳的懷疑,這樣的想法竟然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我想我是到了一個瓶頸期,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很喜歡分析自己的人,但這也成為我致命的缺點,因為我想到核心有時會刻意的回避,這也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循環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才最可怕,22歲,一年,我都在想這個問題,當然,不徹底,懂得自己永遠是一個ing得過程,深刻的剖析自己,這是我從來沒做過的事,因為現在我覺得這件事遠比無所適從地去找工作更重要,我想,22歲,是我人生的一個節點,就像蓑依覺得25歲是她的一個節點一樣,這樣的剖析也許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不做卻像有萬只螞蟻蝕心,畢業了,是該給大學四年一個交代了,有作為也好,有些荒廢也好,都希望自己坦然接受,向著光亮那方,去發現自己的更多可能。
(一)我不是學霸
對于學習,惰性太深,一時半會也改不了,但我也不是學渣,這大概就是我們大多數人,不上不下,甚是尷尬,我的潛意識明白,學習成績也挺重要,從小到大的一個影響,因為在學校,就不可能不涉及成績,那些口口聲聲說成績無所謂的,別告訴我你沒羨慕過成績排名靠前的同學,反正我是羨慕的。大學四年,我只能說成績還算說得過去,除了第一學期的邏輯課掛了后來補考又通過之后,大學四年再沒有這樣的輝煌經歷,是不是自己可以厚臉皮說掛過科,自己的大學四年沒有白過,但是這種感覺真的超級不爽,后來幾個學期,獲得獎學金,得過優秀團員,最后一學期,綜合成績被評為三好學生,不是優秀畢業生也罷,論文寫作、答辯都順利完成。
大學四年,沒怎么考證,低分飄過四級,通過秘書三級,卻被告知國家取消了秘書證,普通話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獲得二級甲等,媽媽催我考過會計,但是自知對會計不開竅,沒考也沒覺得后悔,考了教師資格證,筆試成績出來很順利,卡在了面試,這讓自己很意外,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哎,考證真的是一條無止境的路。
(二)社團活動
大一大二,是我覺得最充實的兩年,甚至也是我引以為傲的。剛上大一我加入了青年視野協會、湖畔文學社、學校社區的E-home工作室三個社團組織,大一度過了忙碌的一年,也被工作室評為優秀個人,個人貢獻獎,很開心,后來也是因為忙不過來,退了工作室,做了青年視野協會辦公室的部長、湖畔文學社編輯部的部長、系報《湖畔風》的主編,于是大二一整年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社團,幾乎沒有閑過,寫策劃、簡訊、負責活動的會場布置等,編輯部負責一月一期的系報《湖畔風》的編輯,從選材料、圖片、各版排版、印刷,都是我一一盯著完成的,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最重要的是,我有一個好搭檔,還有一群好部員,我不敢說自己做的很好,但是我敢說問心無愧,兩年的社團經歷,從部員到部長,讓自己成長了很多,學會了擔當,學會了挑戰,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合作,這些都是在社團學會的,覺得自己很幸運,當初遇到的學長、學姐都是很好的人,正是因為他們一步一步的幫助,才讓自己成長的特別快,參加社團是我整個大學做的最不后悔的事之一,覺得所有的努力都能被看到。
(三)兼職、實習
大三在社團繼續帶了一個月,直到帶出下一屆的負責人,閑下來后,終于有精力再去做其他的事,包括兼職,做過餐廳的服務員,做過報紙的業務代表,在大街上做過礦泉水的促銷。時間久點的實習算是做了三份,都是在結業考之后,第一份實習是在學院院報編輯部進行的為期一個月的專業實習,其實也沒有做什么,學校的面子工程,必須待在學校進行實習,這個月,只做了兩件事,一是分析2015年全年的報紙,二是寫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采訪提綱,做了人生的第一次采訪,采訪的是獨立學院研究室的主任,這件事讓自己很開心。第二份實習是在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做的是傳達室的工作,和自己的專業算是比較接近,接電話、記錄、填寫訪客記錄表、接收郵件、分發報紙,非常的繁瑣,忙起來的時候一個小時接了50多個電話,閑的時候一天都沒有一個人,最后終于接受不了這樣的工作,主動提出辭職,而這份工作我看透的還有人心的險惡,莫名其妙地我成了打小報告的人,連兩位領導都深信不疑,可是我明明什么都沒有做,卻成了大家唾棄的對象,簡直不能想象外面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第三份實習是一個教育機構,自己對教育一直很感興趣,所以這份工作做起來還挺開心,和家長孩子們接觸也讓自己內心單純了許多。
(四)活動、比賽
大學四年,我參加了無數場活動比賽,也自己參與組織舉辦了多場比賽,有些無疾而終,有些獲得了一些獎項,我從來都不是一個甘愿默默無聞的人,骨子里其實是一個很張揚的人,無論多小的機會都希望被看到。校園歌手大賽、各種征文大賽,策劃大賽,就算參加一個初賽也能獲得0.1的學分,我秀我家鄉的比賽很搞笑,初賽要照片展示,然后配一段文字介紹,我隨便在網上下載了幾張照片,就幾分鐘時間,沒想到意外地進了復賽,做了幾張ppt上臺演講,主任、書記都坐在臺下,但那時的自己真的超級自信,升華到情感,這可是我的專長,最后獲得了二等獎,拿著證書很開心,我承認我享受這樣的榮譽,倒不是我虛榮,而是拿著證書能證明你的很多東西,證明在這件事上你被認可了,這是一件再開心不過的事情了,現在我依然保持這樣的心態,有機會就一定要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也能讓自己學到很多,就像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的比賽,稀里糊涂的寫了三段文字,就算是文案了,是寫給蒙牛酸酸乳的文案,網上投稿時才發現這個品牌沒有文案,就臨時把名字、圖片換成了雀巢咖啡,前后自己完全沒有猶豫,幾個月之后,結果出來了,我的那篇文案獲得了入圍獎,這個全國性質的獎讓我很意外,也讓自己慢慢地開始學習,文案到底是什么,這何嘗不是一種學習,人生這一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只有學習才能進步,我估計雀巢咖啡的評委如果知道那篇文案是這樣來的,也會氣的吐血吧!
現在回過頭想以前參加活動比賽的心情,真的覺得當初有些時候太傻了,人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偶然的成功還沾沾自喜,以為是自己應得的。
(五)做過的一些事情
大學四年,感覺沒做過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回憶起來也是少得可憐,估計堅持最久的還算是跑步、碼字了,知道了悅跑圈,堅持了大半年,完成了蘭州線上十公里、北京線上十公里、敦煌線上半馬,當然也獲得了刻名獎牌,很漂亮,上海線上馬拉松沒有堅持完,僅跑了24公里,但也算是自己盡力了,畢竟全馬不是開玩笑,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行了,就果斷的放棄了,所以也不會覺得后悔。開心的是在堅持跑步的這半年有一直陪伴的小伙伴,也是因為一些正能量才能一直堅持著,自從那次全馬沒有跑完,因為結業考,天氣變冷,實習,糾結等各種原因,跑步被自己擱置,悅跑圈也讓自己卸載了,一切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有一天早上妹妹給我發來信息,說堅持了兩個星期跑步,瘦了8斤,一定會堅持瘦到90斤,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她現在才94斤好嘛,最近又開始了跑步這件事,希望能一直堅持。
碼字就不說了,一直很喜歡,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自由寫作者,能出版自己的書,這是一個夢想清單。
(六)那些來不及做的事情
記得剛剛大一的時候轉了很多的日志,就是類似“大學不做會后悔的100件事”“大學一定要做的十件事”之類的文章,那時的自己確實信心滿滿啊,恨不得告訴全世界我一定會做到。但是,就要畢業了,有好多事還是沒有做,就像一直說要學的吉他、要去的海邊、要一次性過了四六級、要談一場戀愛、要看好多好多的書、要學習一門除了英語之外的語言、要寫好多好多的文章、要減肥、要變漂亮……
大學好像就是這個樣子,那些給自己特定的必須在大學里完成的事好像太多都無疾而終,都說有遺憾才叫青春,可是為什么我們要給自己那么多的遺憾呢?
突然想起《青茫》里的一句臺詞:世界這么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畢業了,拍了照,吃了飯,似乎該做的都做了,對了,我還欠朋友一個承諾,欠自己一次畢業旅行,想要在九月份之前完成,覺得就要在該做的時間里去做了這些事,想要寫很多很多東西記錄,會慢慢地整理,也會調整自己去勇敢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