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于江歌事件從發生到現在,我的思維已經定性,和廣大網民一樣,我痛恨劉鑫,請求判陳世峰死刑。在簡書上,我看到了很多觀點不同的文章,有人認為我們應該沉默,應該冷靜,不要通過輿論干預司法,做合格的公民。有人認為,網友一邊倒,對劉鑫的聲討過多。
? ? 對于陳世峰,大家都知道,他一定會受到法律制裁,同時大家也都站在弱者的角度來審判他,對于一個殺人犯,似乎死刑才會與其罪行對等。既然,簽名是合法的,同時也知道日本刑罰的程度,為何不去試試?相比之下,劉鑫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她犯的道德錯誤,只是錯誤,所以法律不能給她量刑,人們才會痛恨。
? 在江歌案中,人性又被提到一個高度。江歌媽媽在訪談也說過“一個成年人必須對自己的一切社會行為負責任”劉鑫所面對的輿論壓力,其實是她在關上門那一瞬間就應該承受的。網友的憤怒,來自于害怕,害怕人性中想象不到的殘忍。
? 《唐人街探案》中唐仁在結局時說:其實沒誰會在意真相,人們只會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真相。陳世峰肆意的奪走了江歌的生命,現在卻要求法律公正的對他的生命量刑,請問,這對江歌公平嗎?
? 人們在相信法律的前提下,才會更加關注道德問題。像陳世峰這樣的暴徒有很多,但像劉鑫的行為其實會隱藏在每個人的內心,只是我們不是那個躲在門里的人。對她的謾罵和責備,其實也是每個人對自己的反思和警醒。
(推薦大家看看日本電影《告白》)
圖片發自簡書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