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麗鄉愁
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母親在里頭,我在外頭。
??????????????????????????????????????????????——題記
我原本是沒有鄉愁的,就因為我的老家離縣城僅僅只有三華里的距離。可是八年前母親的去世,使我一下子便有了濃濃地化解不開的鄉愁。而今又到了清明節,我突然覺得鄉愁只有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才會變得如此得強烈,這個時候才感悟到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是何其深刻的那么一種真實寫照。
面對母親的墳墓,我突然不知道該怎樣去祭奠和緬懷她老人家的在天之靈。但是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初夏——母親節前的那一天母親的突然離世,從此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真的就有那個叫做鄉愁的情愫。母親在世的時候,母親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根本就沒有什么鄉愁可言,我也一直遵循著那句“有母在,不遠行”的古訓。可是自從母親走后,我便更不敢遠行,因為在我內心非常牽掛的是每年的春節、清明、十一“三節”母親墳墓上的土丘是否又長滿了荒草,雨水大的時候水是否會沖進母親的墳墓里?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我再次站到母親的墳墓前,已經不再像前兩年那樣悲傷了,時間可能已經撫平了不少的傷痛,但是在我內心的那份鄉愁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與日俱增,不知道這鄉愁是一種悲哀還是一種美麗,總而言之,有一條線索讓我一到這個地方就能想起很多過往的故事,甚至讓我一下子就可以回到兒時的光景。這時候,母親的音容笑貌便油然而生,好像母親其實并沒有走,只是到鄰居家串了個門而已。我還期盼著她回家后給我講講鄰居家的那些事呢!
直到再次面對母親的墳墓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鄉愁”。盡管為此讓我付出了生離死別的代價,我也不愿意相信這就是事實。有時候一覺醒來,真的希望這只不過是一個夢而已。可是,我卻分明淚濕了枕巾。多少次在夢里回到老家,回到母親的懷抱。村頭的那棵大榆樹,早就又長滿了榆錢,可是母親卻已經走了四年。我的鄉愁卻不僅揮之不去,反而越發得難以排遣。莫非我也在一天天慢慢變老,為什么總會有夢回故鄉的那個場景?
終于要再次離開母親的墳墓,但這次我卻有一點滿足。我知道我的鄉愁依舊,而且我的鄉愁更加濃厚且美麗。老家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親切,老家的父老鄉親永遠都是那么和藹可親。回到老家其實就什么異樣的感覺都沒有,一旦離開只要一回頭馬上就會涌起濃濃的那種情緒,我知道這就是鄉愁。
當最后的鄉愁濃縮成母親的遺照,我只能在內心祈禱真的會有那么一個世界,真的有那么一個時刻母親會回來告訴我,其實她一直都在陪伴著我們往前走。雖然最后我一定會回到這里,但是我還是要帶著鄉愁遠行。
我的美麗鄉愁——我的老家也是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