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想”的車和家會怎樣造車
也許有人對“車和家”這三個字感覺陌生,這是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成立的一家智能電動車企業。
為啥小編把車和家放在第一個來寫,(李總給小編發紅包哦,其他造車公司老板不要打我。)一來是因為李想在汽車圈子里知名度太高,每天刷汽車之家后遺癥。二是車和家做事太低調,勾引小編起底它的好奇心。
我們先來看看車和家2016年僅有的一點新聞。
1、1月2日李想在微博稱,車和家核心團隊已經搭建完成,工程師也找好了,捋起袖子好好干。
2、3月底完成7.8億元的A輪融資,累計獲得融資超過25億元。
3、4月26日與汽車電子設計與制造企業德賽西威達成戰略合作。
4、7月1日車和家成立一周年。竟然沒有新聞。
5、8月10日在江蘇常州武進舉行了其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奠基儀式,其生產基地涵蓋沖壓、焊裝、涂裝以及總裝四大工藝,基地設計產能將達到30萬輛/年,整體投資達50億元人民幣。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車和家汽車的幾個特點:小而美的SEV和大而強的SUV,自己研發,自己生產,自己提供銷售與服務。
沒有征服過所有好車的CEO,不是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
小編很想問李想一個問題,麻煩看36氪的老板轉告一下,“李總您睡(試駕)過多少輛汽車?”
李想不僅到處試駕好車,還私藏多輛豪車,現代版后宮佳麗三千既視感。小編僅翻看了一下李想的微博,他暴露自己擁有:寶馬X5M、X6、奔馳S、豐田塞納SE、保時捷Boxster、Model S、Model X 、NIO EP9電動超跑等多輛好車。
當網友問道為什么不等自己的新車,他回答說“我如果連最好的車都沒用過,怎么可能造出好車呢?”這話似曾相識,不就是中國一句古話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那為什么李想只用兩款產品滿足90%的消費者?一款小而美的SEV,一款大而強的SUV。而不是造他自己車庫里的那種豪華汽車。
先補充一下車和家的產品定位:電動SEV,充電方便,滿足短途出行;電動SUV,滿足城市出行;混動SUV,最大里程大于600km,滿足長途出行。
李想這種反常規的想法依舊來源于手機市場的發展演變。他講到,早年間諾基亞從1000元到幾萬元的手機都有,目的是通過不同價位的產品 來滿足不同消費能力的用戶。但蘋果推出了iPhone后至今只有幾個型號,但從消費人群來看,有錢人和沒錢的學生都在用iPhone,這是智能手機 給市場帶來的消費變化,現在用戶關注的是產品使用時的價值,而不是用價格來衡量。
所以按照這樣的思路,在車和家的產品規劃中,我們現在只能看到一款小型電動車SEV和一款增程式電動SUV。李想利用兩款車打天下,滿足大多數人的消費需求,而不是做少數人的產品。
這里還會補充產品。。。。。。這部分很多
然后還有三個部分,分別對沈亞楠部分的生產和供應鏈做一個分析,會講到工廠。馬東輝部分的研發部分,工程師團隊和智能車技術細節。最后服務簡要說明一下。再做一個總結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