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不知道是例假快來了內分泌紊亂還是怎么的,突然火氣就特別大。特別想吐槽一下學校的信息管理系統。到底新生入學后填的各種資料檔案就去哪兒了,被吃了?為何一有需要就各種重復上交個人信息,還都是比調查戶口還像調查戶口的詳細。我們的個人隱私和家庭信息到底有沒有保障?
? ? ? 下午正躺在我的狗窩上看著電影,打開QQ發現中午班群里發布了一個消息,說因為換了新的輔導員,想快些熟悉同學們,特意制作了一份信息表,希望每個人都能認真填寫。我打開一看,還真是詳細,除了那些個人基本信息外,還有家庭成員的姓名,職業,甚至工作單位。
? ? ? 瞟了一眼表格上交的截止日期,還有幾日,我也就沒有很在意,想說待會兒在寫也不遲,就繼續看片了。沒想到,沒過十分鐘,寢室的討論組又來消息了,是室長,說上面要收集寢室成員的政治面貌,身份證號碼,籍貫,生源地,聯系電話,家庭地址(填寫到門牌號),父母親電話號碼。叫我們趕緊填寫。當時就已經有點想吐槽了,寫的這么詳細,又不知道到底這些信息要去向何方,以后怎么被賣了都不知道。結果突然又說不用了,有人有這些資料。又過了一會兒,又說還是得重新寫一下,叫我們盡快。頓時呀我這小暴脾氣就蹭蹭蹭的上來了(當然我并不排除是因為我看電影被打斷導致)
這到底是想干嘛!
連日來,已經是第三這樣那樣的向我們收集信息了,重復的內容各別提了,無非都是那些,請問征集的信息難道不存在存檔一說?那電子版的意義何在?
我們作為開學即將大三的學生,從大一新入學就提交過多少次類似的個人信息表,這次檔案資料都去哪兒了,如果說每次有需要都要重新征集,那么存檔的意義何在?
新輔導員說為了更快熟悉我們才叫我們填那些信息,里面除了那些隱私,還要我們填寫了獲獎情況,任職經歷等,我想說,這不是公司求職面試,一位新來的輔導員老師,在還沒接觸的學生的情況下,就像用這些所謂的職位,獎懲,來先入為主嗎,還有,這些資料,學院檔案不可能沒有,亦或者說,上任輔導員不可能不知道,接任新工作,難道沒有任何交接嗎。
我們的信息統計都是一層層往上,最小是以四人寢室為單位,給寢室長,給班長,給老師,給學校負責人等等,這中間,每個人最最私密的資料全被攤在陽光下傳閱,切不提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問題,有沒有考慮過某些同學會有些不想被大家知道的或者覺得沒面子的事情呢,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嗎。
最后說說最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不考慮學校有人出賣信息這種最壞的想法(某學院同學說上學期期末他們信息被賣,大量家長陸續接到詐騙電話)。且說說在信息上交傳遞過程中的問題。如今網絡的可怕大家不是不知道,連著WiFi,說不定我現在打的每一個字都在傳送到某一個不知名的角落。而且很多人,都有多終端同步的習慣,比如我自己,電腦和手機的微信QQ消息一直都是同步的,等于說,我們每上傳一份自己的資料,已經在無形中在網絡上復制粘貼出了N份,而這些家庭地址詳細到門牌號,父母信息詳細到年齡職業甚至工作地點的信息,一旦落入歹人之手,想想都后怕。尤其是大家都知道父母在孩子的問題上最好騙。你想想,那些打電話給你爸媽,假裝自己是班主任輔導員的,說你學校哪哪兒需要錢或者出了什么事情的,他是如果對你在學校的情況(包括課程安排),對你家庭的情況了如指掌的,這不可怕嗎。這些信息,如果不是從學校泄露的,我真的不知道還有哪里了。
一開始碼下這些文字純粹是有股小哀怨想吐槽,但寫著寫著,怨氣沒了,多了幾分悲哀。
我本來吐槽學校信息管理效率低的初衷來,卻帶著希望學校能多保障學生及其家庭隱私安全的心結束這篇稱不上文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