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之后,開啟了夢寐以求的放松之旅。第一個月沉迷視頻,隨之興致下去后,生活有些無聊,書本此時便懶散的進入我的世界。直到一天,生活的乏味已到不可忽視的地步,寫一本書的念頭此時才浮現出來。但這些年身困應試教育及大學時未進行相應的規劃,因此它一直停留在想法的狀態。雖然一直在學習但沒有文學素養的積累,寫作素材的缺少成為我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然后,重新翻看閱讀過的書籍,尋找著生動的描寫或是充滿哲理的句子。單靠眼睛和短期記憶,記住的素材太少。俗語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錄在便簽app之上,便已足夠。但我想起小紅書上有許多發摘抄的,我想,何不順便發布同其他薯友共享?就這樣開始了一邊摘抄一邊發小紅書的旅程。
于是,中午我仿照爆款筆記(點贊、收藏量多),做好封面和愛情語錄。發布時添加討論度高的標簽,一小時后筆記的閱讀量僅為個位數,之后幾小時未有任何增加。可能是時間不對,吸取教訓后,下午六點,又發愛情語錄,但結果與中午一致。這時,意識到是選題不對,次日,發布人生語錄,這次閱讀量達到兩位數。就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我在邊積累素材邊發小紅書的過程中,增進了對所讀書本的思考。與此同時發布小紅書的心態也由最初的摘抄分享變化為漲粉變現。小紅書的閱讀量、點贊量、收藏量成了每天最關注的事。我想一天發布兩條增加賬號的曝光率,吸引更多潛在的粉絲。這也意味著書本閱讀量的增加及制作書摘的時間加多。一番操作下來,讀書的樂趣被虛榮擋在門外,不得不讀的痛苦卻強占著我的頭腦,不愿離去。盡管我一次次提醒自己我的初衷是分享,不是點贊、閱讀量那些的。可就是無法停止同那些粉絲多的人進行比較。我想,既然那么多人都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就這樣,一步步陷入封面、內容不斷與書摘爆款筆記做對比修改的圈套。然而,即便這樣,閱讀量卻并沒有多少變化,一直穩定在兩位數。
閱讀、做書摘、發布又繼續閱讀,這一循環下來。好奇做書摘究竟花了多少時間?為什么馬不停蹄的完成上述步驟,一天下來人如此勞累,可收獲的快樂卻幾乎為零?在一次發布前,留意了整個過程的耗時,竟達四十分鐘左右。這時間用于語音轉文字、核對、加標點符號、調整字體大小和字之間的間距。一直以為復制、粘貼、修改、核對并不會花費多少時間,知道這一時長之后,深覺以前太想當然。
看著可憐的閱讀量與付出的時間,我真是一個掩耳盜鈴的人。開始我想積累更多的素材以便日后寫書,同時發布小紅書與他人分享。我做好不期望閱讀量、點贊收藏量以及能否漲粉,卻在一次次發布、打開小紅書之時,只關注以上提及的點。積累素材的熱血被我自己凝固在炫耀、變現的寒冬。那么純凈的初衷最終被濁氣所熏染,但好在意識到這一行為是不對的。我的人生的苦樂應由我自己做主,如果由別人主宰,那可不就如一個陀螺,因別人的繩索而轉,直至力盡。
剛開始發布小紅書是不求關注只分享,到某一天即便賬號有粉絲,也應是如此,這樣才是守住了心靈的清明。而中途萌生的比較、嫉妒,正是心受濁氣的影響,沒有守住清明。發布小紅書以來心態的變化告知我:守住心靈的清明需要時常認識、回歸、反觀自我。
但自我的認識、回歸、反觀不是高傲的,也不是唯我獨尊,而應有包容的心和從容的生活。包容的心是知道即使沒有我,時空也不會停轉,這樣可以讓人謙卑。從容的生活是知道即使我再緊張迅速,也無法使地球停止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