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知道海子,是在課堂上,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想這首詩,應是大多數人初次接觸到海子的媒介。而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對海子的錯誤認識。以為,海子是那樣的快樂,內心充滿了對生活滿滿的美好。就像詩里說的那樣,“劈柴、喂馬,周游世界”;抑或“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薄i_始,甚至曾經我也這樣以為。可是后來,隨著讀海子的詩越來越多,對其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發現海子不是那位課堂上老師口中的“幸福詩人”,更不是普通人輕而易舉念叨出來的“大海的孩子”。反而,海子是那樣的孤獨,充滿了痛苦的生活;但他又是那樣的偉大,在一次次孤獨的詠唱中,對這個世界仍保留著最單純、最純粹的愛。是的,純粹。我想這是海子最感動我的地方,猶如一位精靈在森林中靜靜穿行。多年后,我再次翻閱《海子詩集》時,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多么的讓人心碎。海子在寫下這首詩后,過了短短2個月便終結了自己的生命。所以,這首充滿幸福的詩歌,恰恰是他最單純的獨白。他知道自己終將不在于人世,想想也許明天開始“劈柴、喂馬,周游世界”,這是和自己作別;然后,“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這是和親人作別;最后,他要“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并為“陌生人”祝福,而這便是和這個世界作別。最終,他走了,離開了親人,離開了這個世界。一個孤獨的靈魂,至此消失在了孤獨的荒野……
真正開始接觸海子的詩,是在一個夏日的午后。剛入大學,宿舍四人接觸不深。周末時便一起行動,走出校園去下館子。我還記得,那天應該是去吃了湯包。味道不錯,很是鮮美。吃飽喝足之后,四人開始踱步,向著學校的方向慢慢走著。天空晴朗,陽光勁頭十足。在樹蔭下七拐八拐。偶然之間,便遇見了一間書店。書店很小,也很普通。反正閑來無事,況且遇見書店我總喜歡進去逛一逛,也不一定非得買什么,只想轉轉,看看。不知怎的,轉到詩歌一欄旁,隨手抄起一本,翻開掃一眼。記得一排排的詩集中有顧城、有舒婷之類的,倒也知道個所以然。也都拿起隨意翻翻,完了將書乖乖的插回原位。后來,翻閱著《海子詩集》的時候,很喜歡里面的幾首,糾結再三,最終還是買下了它。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海子更多的詩歌,也發現和喜歡了其他的詩。我向來不在乎文字要多么優美,辭藻用的如何的華麗,相反,我喜歡的是文字表達出來的一種氛圍和感覺。而我想,這便是海子最偉大的地方。詩歌中用簡單的詞組,卻能描繪一幅幅非常宏偉的世界,充滿奇幻和想象,但感情也是那么的醇厚和強烈。如同夏日的陽光,在手臂上溫暖而熾熱。這本薄薄的《海子詩集》,很快便讀完了。后來,每當我空閑時,便又拿出來讀一讀里面的小詩。數年后,在某次圖書打折的活動中,我購入了《海子詩全集》,厚厚的一本,這可是海子的一生啊??墒牵赃@本書買回來后,很少翻閱。我想對于我來說,這本厚厚的詩集,更是一個象征,一個我寄托的神靈。
前一段時間,世界讀書日來臨。恰巧省圖書館有一個詩歌講座,很感興趣。仔細翻了翻手機,發現講座中會誦讀海子的詩,于是我便去了。晚春的城市街頭,陽光正好,行人懶洋洋的穿梭于明亮和樹蔭之間。我獨自來到圖書館,很容易找到了講座地點。來早了,只有幾位家長帶著小孩在里面。我兀自找個空擋,遠離小孩的一旁靜靜坐下。隨手翻閱起手中的小冊子,是今天的節目單。里面印制了十幾位詩人的詩歌,等會都是有人要朗誦的。不多久,房間人越來越多,小孩也多了起來。過了會,才發現小朋友正在一位老師的組織下進行站位排練,估計一會便會朗誦表演。時間一到,主持人開場直奔主題——朗誦詩歌。之后,便是小朋友們上場朗誦幾首現代詩。童聲稚嫩。我想雖然此刻不懂,但過幾年他們便會各自體會這些文字中的韻味。不知不覺中,輪到朗誦海子的詩了。一位中年站在臺中,報了詩名——《跳傘塔》。我靜坐著仔細的聽。他的朗讀感情充沛,節奏的把握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以前,我也讀到過《跳傘塔》。而這次聽來,確實感到另一種意境。在朗讀者深情的誦讀中,我思緒涌動, 眼睛也濕潤了,喉頭早已哽咽難受。海子,還是有人讀懂了你,更讀懂了你的詩。那是一種難得的相遇,在紛雜的世界中,找到那屬于自己的溫暖,是多么辛苦和不易。世人眾多,可都是一人立。有太多的人迷失了自己,在歲月的行走中丟失了靈魂,他們多人圍聚在一起,消磨著彼此的時光。所以,當獨行的鳥,滑過樹梢,回蕩起 熟悉的鳴叫時,是多么快樂和感動。
講座結束后,我仍是獨自離開。在陽光晴朗的午后,悄悄融進人群,這一刻我是平庸的,不再那么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