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小的時候,社會還是比較原生態(tài)的。鄰居之間不需要設(shè)防備,我家門上的鑰匙常年在門上扔著,為什么還要有個門呢?不是為了防人,而是為了防風(fēng)。
人們每天下班回家除了買菜做飯洗衣侍弄煤爐,就剩下讀書聽廣播下棋打撲克這些娛樂項目了。小孩子們沒有手機(jī)沒有電腦甚至電視機(jī)都是稀罕物,但是我們從來不缺少快樂,而且我們玩得還很有水平。
記得小時候?qū)W完《小蝦》一課后,課文中有一段對小蝦的生活習(xí)性的描寫:“……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總是先用鉗子輕輕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著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覺得沒有危險了,才用兩個鉗子捧著食物吃起來。……”學(xué)過課文后我和小伙伴燕子、光光、征征決定去試試。
找來大頭針和縫衣線,撿一根趁手的樹枝制成建議小釣竿,挖來蚯蚓當(dāng)誘餌,我們就在人民公園的人工湖邊擺開了陣勢。
一開始小伙伴們都沒有經(jīng)驗,鉤子一放進(jìn)水里就把腦袋圍在上面眼巴巴地等著。誰知,謹(jǐn)慎的小蝦看到我們晃動的影子立刻就逃之夭夭,此刻我們方知“小蝦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作者誠不欺我。第一次釣蝦宣布失敗。
第二天,重整旗鼓后我們再次來到公園,這回我們采取分頭行動,免得再次驚動小蝦們。釣鉤甩進(jìn)水里后就靜靜地等著。一分鐘,兩分鐘……忽然光光興奮地往上把釣竿往上一提,其他人比自己釣上蝦還要高興,趕緊圍過來看,誰知又失敗了!失望的光光著急地說:“哎呀,我感覺到小蝦拽走鉤子了,怎么沒有了?難道我提得太快把小蝦甩出去了?”其他小伙伴一起研究,最后斷定一定是小蝦還在試探,沒有真的吃下誘餌,一提釣竿把它又驚走了。因為課文上說小蝦總是先反復(fù)試探好多次確認(rèn)沒有危險了才會吃東西的。
這次失敗總歸是看到了小蝦的影子,我們并不氣餒。繼續(xù)等待下一只獵物。
忽然征征壓抑著喜悅沖我們連連使眼色,有情況!小伙伴們再次圍攏過去,只見征征既緊張又興奮地握著小釣竿,釣竿不長,線也不長,幾乎快要挨著水面了,可以清晰地看見一只指頭長的蝦兒正在試探著鉤上的蚯蚓肉。碰一下,趕緊后退一點,覺得沒動靜就再碰一下,如此反復(fù)五六次,我們都在絕對不驚擾到小蝦的地方站著伸長脖子看著。最后小蝦終于決定用大鉗子夾住蚯蚓肉吃下去了,鉗子一伸,夾住就跑,天,這時候如果提釣竿它肯定扔下到嘴的肥肉逃命,怎么辦呢?正在著急的時候,征征機(jī)智地把釣竿往前伸了一點,看準(zhǔn)小蝦縮回鉗子的一瞬間敏捷地把竿一提,“哇——釣上來了!一只好大的蝦!”……
那份快樂至今我都無法忘記。
現(xiàn)在,當(dāng)年的小伙伴們都長大了。現(xiàn)在的孩子們也很少想著去跟書本較較真,讀到有趣的事親自去試一試,我們當(dāng)年的快樂他們是體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