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3晨會收獲:
一、1.關于生活中發生的問題要善于面對和觀察,從而找到問題的所在源頭,然后針對這個問題去分析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例如小孩喜歡吃糖的問題,針對小孩喜歡糖通過觀察找到一個適當的平衡慢慢減少,達到對孩子來說少吃或不吃的好處和受益。
2.遠君老師總結的經驗:孩子的養育不需要時時陪伴,只需要高質量陪伴
3.親密關系的問題,往往最親的人傷的最深,所以當親密關系有問題時,對另一半不要太多的期待,希望越大失望越多,俗話說改變不了他人就來改變自己,把另一半當成是自己的好朋友,對他的期盼就不會太大,嘗試一下只付出不期望回報的回報會更加美好
4.親子關系的,對于我們沒有上崗證的父母,先是多吸收營養在輸送給孩子,學過來人的經驗少走彎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要做的是與時俱進,高質量陪伴
二、每次遠君晨會總是很多收獲
1.如果想要解決問題,第一步我們得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我從小接受的傳統文化,家人給我們的觀念家丑不可外揚,或者有事情能不麻煩別人,悶在肚子里自己消化。所以有問題時候我是那種不太喜歡說出來的那類。面對問題的勇氣我想有時候不僅是自己原因,還有一方面也是來源于對于傾訴對象的信任。感謝遠君領讀群體,一個人帶動一群人大家之間可以彼此的信任和真誠傾訴交流,更易有面對問題的勇氣。佳燁提到孩子的問題,我家其實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可能因為我們理念相似,類似養育模式和方式會入類似的坑。每次她的描述事件來龍去脈過程都很清晰,這是我欠缺的,遠君在分析的時候也會帶入我自己一些思考。
2.遠君提到的“休耕期”,第一次聽到。留個半天時間,全家人在家都無安排,給大家留白時間不被計劃安排走,各自有空閑時間找樂子。還有讓孩子有留白時間,遠君也一直不建議全職,高質量的陪伴就可以,更有利于培養獨立的孩子。
3.金慧提到的關于孩子在我們面前更放肆,也更容易大聲的哭。我家也會這樣,遠君告訴我們原來這是緣于孩子對我們的信任,而且在哭的過程中他把過去不開心的經歷和回憶帶來的內在情緒也一起宣泄流露出來。情緒太多、內在干擾太多,生命力的消耗就會太多,這就意味著,孩子不能用他所有的生命力來學習、行動、跟人交往、調整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被遠君一解讀孩子在我們面前大哭看來好事還有利于孩子學習力發展啊哈哈哈。晚上我也問了孩子這個問題,他說因為爸爸媽媽很溫柔所以他才敢這樣。我問他如果我們家里是動物園,家人是什么動物呢?他說媽媽是溫柔的兔子,爸爸是有力量的猩猩,他是個猴子,所以他敢大哭有時也敢發脾氣。
4.每次遠君提到的金句很喜歡“成功的路并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