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清人李寶嘉在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的序言中,對于光怪陸離、丑態百出的封建官場,給出了一聲無奈的感嘆。這句感嘆道盡了官場的復雜與紛繁;從這句感嘆也可以看出,《二十四史》是多么浩瀚的一部史學巨著。到了今天,“《二十四史》無法從頭說起”甚至成了一個固定習語,張恨水在《啼笑姻緣》中,也曾經引用過這句話。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各代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二十四史》從《史記》中傳說的黃帝開始,記錄了中國四千余年的歷史,內容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方方面面。
如果不是歷史研究者和相關學者,我想,很難有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通讀過《二十四史》。但是,“讀史使人明鑒”,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懷著對歷史的敬畏盡量去了解、認識曾經的歷史。對于普通讀者來說,也許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去精讀《二十四史》的原著原文;這時,一本精煉扼要的導讀類書籍,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本好的導讀,可以幫助我們在故紙堆中,更加接近歷史的真相;而對于《二十四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軼事的了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提升文學素養,對于學習寫作的學生以及孩子而言, 還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積累。
本著這樣的目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的《二十四史》工作室傾力推出了一套“為青年讀者創作的二十四史”。工作室集合了眾多史學大家,通過研讀《二十四史》,將浩瀚如煙海的歷史史實中挑選出有趣的故事,還原出立體的英雄和人物,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地講述“青春版”的《二十四史》。今天我要推薦的就是這本《楚漢爭霸-二十四史人物圖志》就是叢書之一。
秦末漢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時代,史家將其稱為后戰國時代;前后持續了大約70年,這70年間的歷史,從歷史學家的眼光來看,混合了戰國和秦帝國兩個時代的特點,呈現出少有的時代風貌。漢初,大漢王朝放棄了秦國的中央集權,采取了分權制的王國聯盟,在這個分權制的聯合帝國,漢朝一強主導天下,與多個王國和眾多侯國共存,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國家形態;這期間,草莽中崛起了許多英雄,歷史因為這些英雄而飽滿;英雄因為成就了歷史而鮮活。例如,楚漢爭霸的項羽和劉邦、群雄逐鹿時期崛起于草莽的陳勝和吳廣……
《二十四史》對歷史人物平生事跡的記敘,直接形成了后世讀史時獨特的視角和語境。在《楚漢爭霸-二十四史人物圖志》一書中,編著者注重選取歷史人物背后鮮活有趣的故事和讓讀者眼前一亮的歷史瞬間,由點及面,盡最大的可能向青少年讀者們還原出史實考據。
翻開《秦失其政》一節,故事從秦國的祖先如何崛起而講起,大開幅的彩頁地圖上,用箭頭清晰標出了秦國崛起的史實。如此一來,一段枯燥的史實逐漸立體鮮活起來。而在講述的過程中,研究的考據與考古學方面的內容也比比皆是,比如書中就穿插進了大量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的實物及圖片。
再來看看專門講解秦始皇嬴政的一節。為了提起讀者的興趣、不會讀到史書就昏昏欲睡,講解人物的時候,編者都配上了人物形象插圖。仔細看看嬴政的畫像,不怒自威的威嚴形象躍然紙上;而仔細看看,冕旒、寬袍、廣袖的服飾也畫的非常考究。在秦始皇嬴政畫像的旁邊,還有一個目前比較流行的五邊形分析圖,來向讀者直觀展示秦始皇的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以現代簡歷形式介紹秦始皇的生平,更是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對秦始皇介紹的文字下方,還有與秦始皇關聯度比較大的幾位歷史人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由點及面延伸出去閱讀相關章節,對秦始皇及大秦帝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這套叢書的主創人員,大部分都是80、90后。從小接觸游戲和動漫的題目,在創作過程中大量借鑒了游戲化元素,從人物圖像的畫風即可見一斑。如果想要為青少年選取一本歷史讀物,這本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說完了知識性和趣味性,最后,我再來聊聊這本書的實用性。讀原版史書,太累看不進去,日常工作繁忙,好不容易拿起書,哪兒還能看得進晦澀艱深的史書呢?讀少兒版的?又太難為情……那么這套《二十四史人物圖志》毫無疑問是個不錯的選擇。就我個人而言,瀏覽一遍之后,如果需要詳細了解哪段史實和哪位歷史人物,可以隨時回翻和了解。在書的最后,還有相關歷史時期的大事年表,如果需要就哪一件史實發生的具體年份進行考證,也可以隨時翻閱。看完了這本書,我終于可以在聊天時引用歷史人物軼事時有底氣了,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這套書,你一定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