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跟我講她遇到的這樣一件事。
大學時有一年寒假回到家里,因各種原因,晚上住的地方不夠,她要住到離她家不遠的小叔家。
每天她在自己家里吃過晚飯,就步行到小叔家,和小叔一家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然后睡覺。住了幾天后,她發現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每天晚上九、十點鐘,小叔他們困了就直接睡覺了,就她一個人去洗涑,小叔一家人居然都不洗漱!她在心里納悶的想: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還有這樣的陋習!?
有一天晚上,又是一個人要去洗漱時,她終于按耐不住,問小嬸怎么晚上不洗漱呢,從沒見過他們晚上洗漱呢!
小嬸的回答讓她滿臉通紅,甚至可以說,讓她看到了另外一個天地。小嬸告訴她,他們每天吃了晚飯后直接就洗漱,然后才看會兒電視聊聊天,困了直接就可以就睡了。這樣就不用在困的時候強打精神去洗漱,一洗漱呢,又把自己弄得精神了,又得半天睡不著。
原來,在我的這位朋友到她小叔家之前,他們一家人就已經洗漱完畢了,所以才能困了就自由自在的直接去睡。她從沒見過小叔一家人洗漱,還以為人家都不洗漱呢!
我朋友聽了小嬸的回答,有一種“天哪,原來還可以這樣!”的感覺。在她自己家,她家人都是吃完飯就開始看電視、玩耍,等到困得不行了想睡覺了才會去洗漱。中學不住校,大學的幾位室友和她也是同道中人。如果不是這次機緣巧合要住在小叔家,她還不知道世界上原來還有“這種活法”!
晚飯后馬上洗漱,困了就睡,還是晚飯后馬上看電視玩耍,困了再洗漱,算起來所用的總時長差別不大,但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態度。前者是主動安排,后者是被動等待。主動安排就可以把事情都做好,剩下的時間隨我處置。被動等待就是先玩了鬧了,到最后想結束了發現還有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看到這里,肯定有人會說:勤快的人時間多,這個道理我也知道嘛!不錯,確實是這樣,不過這里我更想說一說另一個道理:我們每個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都非常大,甚至有人一輩子都拘泥于原生家庭的模式里而不自知。
譬如我自己,也遇到過“天哪,原來還可以這樣”的事。有一年冬天,當時正在讀初中的我,到小表姨家玩,小表姨只比我大幾歲,在讀高中。家人都出去走親戚了,中午就剩我倆在家。小表姨問我中午想吃什么,雖然我特別想吃餃子,可是又覺得包餃子特別麻煩,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小表姨卻不理睬我的擔心,二話沒說,剁餃子餡,和面幹皮,包餃子,下餃子,一氣呵成,不大一會兒我倆吃了一頓香噴噴的午飯。那頓餃子到底是什么餡的,我早就已經忘的一干二凈;而那種“天哪,居然還可以這樣!”的感覺卻一直就在我腦海中,拂之不去,至今難忘。
因為,在我們家,包餃子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好像是一件天大的難事。每次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媽媽好像都會生病,媽媽的抱怨和爸爸的沉默,一家人在壓抑的氣氛中,長時間的準備白菜和肉,長時間的剁餃子餡,長時間的和面幹皮包餃子,長時間的煮餃子。鄰居們熱騰騰的餃子出鍋開始放鞭炮,鞭炮聲此起彼伏,我家還在大氣不敢出一聲的趕著包餃子。似乎等到全村人的鞭炮都放完了,我們家的餃子才開始下鍋。這樣的經歷,一直讓我覺得包餃子是一件特別特別困難的事,非得一家人全都參與,非得忙亂上幾個小時才能吃上一口。沒想到小表姨一個人,一小會兒工夫,把餃子做好擺在餐桌上了。
那時候只知道驚訝,驚訝到只記得自己的驚訝。若干年后這件事從記憶里跳出來,從我嘴巴里眉飛色舞的講出來,我才知道這是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之深和外界刺激帶給我的震撼之強烈。
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家。原生家庭照顧我們,扶養我們,把我們養大成人,同時也在各個方面束縛我們,限制我們。
愿我們都能吸取原生家庭的養分,打破它經年累月帶給我們的有形無形的桎梏,讓生命煥發應有的光彩,綻放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