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窮人家出生的孩子來說,自卑可以說是刻在骨子里的性格。
昨天老公說給我買一雙269的鞋,要是在前幾年對我來說都是最便宜的價位,可是現在…。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孩子還要買自行車,200多塊錢還能買幾件衣服穿。
掛了電話就被朋友說我太傻,老公想花錢給自己還拒絕,那就可能沒有下次了,要對自己好點。自己想想也是,為什么狠不下心愛自己呢。朋友雖然這樣說,其實她自己也是一樣心疼花錢。
她說有幾次過生日,她老公都買了沒用的東西,比如被人忽悠的銀飾,好看的花束擺件,拼夕夕買了幾套不合身的衣服,錢沒少花,都不切實際。我朋友就滿臉的不高興,一頓埋怨。
我聽后便說,買了就是心意,你不應該打擊他,可惜我朋友覺得那些錢花的太不值得了。
為什么我們就是舍不得對自己更好,比如買一件幾百款錢的衣服,拋開經濟情況來說,我覺得也是傳統教育。賢妻良母,勤儉持家,這些品質從小聽到大,好像女人只有做到這個份上才算合格的妻子和母親,一點點浪費和奢侈都是罪過一樣。所以當我們消費的時候,超出預算就感覺我不應該這樣,我怎么能這樣,還有孩子,老公掙錢也不容易。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卑,感覺自己受不起這樣的價位。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自己看扁了自己而已,自己不把自己當回事,別人怎么會高看自己。
就像完成一個夢想,有時候堅持不下去,多半原因也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不行,成功都是別人的,怎么會輪到自己呢。
所以自卑真的是很難改變的一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