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姐得了腫瘤,去醫院探望她,談起自己,她說母親去世的頭幾年,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很長時間陷入一種抑郁的狀態,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媽都沒有了,我還做什么!"這句話被她常常掛在嘴邊。
當年的張姐性格要強,年輕任性,常常和母親三句話不到就吵起來,做女兒的當然也疼惜母親,可是相愛相殺,總是說著說著就嗆起來。然而有一天,母親因心臟病突然離世,張姐的親情世界頓時崩塌,她一直陷入深深的自責中無法自拔,從來沒有和母親好好說過話,對母親的愧疚日夜折磨著她,長時間的抑郁也導致了她身體出現了狀況。多年過去了,提起母親,她依然不能釋懷——“那時年輕,太不懂事”。
張姐說起這些時,我的眼睛也瞬間濕潤,我竟然如此地感同身受!母親去世兩年了,生前她和我住在一起,我要么忙工作,要么忙其他,寧愿自娛自樂也很少坐下來和她說說話,有時母親想和我嘮嘮家常,我也總是嫌她把陳年舊事翻出來,那時總覺得有吃有穿就算盡到孝道,遇到煩心事,還常常會頂撞她。
母親總是孤獨地看著電視來打發時間,有時看著看著睡著了,醒來繼續一遍一遍地輪換著頻道。偶爾到我的房間走一走,也是小心翼翼,生怕打擾到我。
直到她重病,她還是不情愿麻煩我們,并且常常為我們對她的照顧而內疚。她走了,我卻很想坐下來好好和她說說話,讓她盡情地細數流年往事,故里家常......然而時光終究無法倒流,我也無法原諒自己明明知道母親的孤獨卻熟視無睹,我的腦海里常常會浮現她瘦小而孤獨的身影,那些長長的日與夜,遠離故鄉的母親該有多寂寞!
忙碌的世界,再怎樣的光怪陸離,也難掩父母親情那亙古不變的溫暖,然而有多少人會去想,對父母,來日并不方長。
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時日尚早,剛剛開始的事業、家庭,要做的事那么多,父母也沒有那么老,等事業有成時,等一切安定時....
等我們步入中年,拼事業,拼關系,拼孩子,唯有父母,依然是我們最易忽視的人,因為也只有他們,不管我們做與不做,想與不想,都一樣無條件地愛著我們。
我們的一句"我很忙!"讓多少父母欲言又止,父母的一句"我們很好,不用惦記。"背后又有多少想念的心酸!
當你說忙的時候,時間可能在觥籌交錯中流淌,可能在高談闊論中消逝,甚至,你可能因某種需要慰問著別人的父母,而你的父母卻總是被忽略。古訓說"父母在,不遠游",對現代人來說,似乎要求高了些,好好地聽他們說話,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做到。
這是前段時間感動了無數人的一張照片,母親透過車窗的殷殷眼神,讓無數人瞬間淚崩,慈愛的眼神,無限的留戀,叮囑再多也嫌不夠。
也許現在的你和曾經的我一樣,只是我不再有機會時,才真正懂得人世間有一種痛叫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把時間和耐心給了別人,把忽略給了父母,對父母的愛肆意揮霍。
父母漸老,也許他們不能再為我們做什么了,但父母在,總有一扇溫暖的門為你敞開,親情相聚就無需理由。他們留下的時間不多了,或許,轉瞬,你已經抱憾終生,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
趁父母音容尚在,常回家看看,多和他們說說話,多聽他們嘮叨幾句。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