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組-龔琴?學習心得打卡(第41-50講)

二組-龔琴? 20171028 心得打卡(補)

— 今日學習內容 —葉武濱說時間管理100講中的第41-50講。

— 今日回顧 —

1、內?容概括:

(41)想要主導自己的人生,這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需求。

三大要素:1、自主;就是由自己來決定!2、專精;只有刻意練習,才能讓我們做到專注,做到精益求精,也就是“專精”。3、目的。

通過以上三大要素,在這動機的第三層“內在驅動”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卓越,你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和更有意義。

(42)其實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更重要的是你在做的這個事,是你自己選擇的,是你自己愿意的,不要等到已經走到底了,才發現是錯的。方向大于方法。只有把愿景跟行動結合在一起,那才是人生的希望。所以,人生的“高空”是一個系統管理的方法。在行動的過程中,我們要做最重要的事。那這個“重要的事”,它的判斷標準是什么呢?其實就是我們人生的愿景和目標如何落實到每一天當中。

(43)人生高空的管理。你想過怎樣的人生呢?我們需要用系統化的思維,系統化的方法來管理。

我們要不斷地創造人生的目標,我們也要不斷地評估和檢視自己的目標。我們還要把目標分解到每一天的行動中,要跟我們的日常行動融合在一起,這就是愿景和行動的關系。有目標只是基礎,因為目標還有正確與否的問題,還有值得與不值得的問題,不過前提是我們必須先有目標本身,然后才有不斷修正的過程。人生就是這樣,它是由無數小目標組成的,它也是一個目標不斷被修正的過程。

什么是值得擁有的生命呢?首先是要“平衡”!建議大家使用“九宮格”來為自己制作一張年度夢想板!

(44)夢想板最少是以“年”記。建議大家也動手做一個自己的夢想板,把它設置為手機屏保,時時看著自己的夢想與目標,時時想著它,這樣你就不容易陷入迷茫和混亂。可以是健康、家庭、親密關系、財富、學習、公益、事業等方面。

(45)擁有清晰并長遠的目標會讓一個人更容易成功!

什么樣的人生才值得擁有?

第一個關鍵詞是:平衡。那么今天再加一個詞:長期!由短期到長期。需要建立長期的目標,每天專注地活在目標里。通過對目標的踐行,去實現人生的價值。

(46)成功的因子:快樂、優勢、有意義。第一,我們要做快樂的事情,因為快樂才能持續,欲望不能讓我們成功,快樂能讓我們更持續,能讓我們不斷成長;第二,快樂到最后會幫助我們建立起自己的優勢;第三,有優勢不是為了自己,我們更重要的使命是去滿足別人需要,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意義的存在;

如果到這里大家還是不太清晰自己應該如何做的話:

現在請拿出一張白紙;寫下能使你快樂的事;然后再寫下你的優勢;最后再寫下你認為對別人有意義的,你可以做到的事。畫出三個圓圈,分別標上:快樂、優勢、有意義。然后看看位于它們交際部分的那件事(也就是同時擁有快樂、優勢、有意義這三點的事情)是什么?

?(47)【道、術、器、用】。道,就是方向;術,就是戰略之下的戰術;器,就是工具;用,就是應用,把知識與理論變成自己的習慣。

自下而上:

首先就是【跑道】,也就是我們的緊急事件;

接下來是【一萬米高空】,也就是我們的項目事件;

接下來是【二萬米高空】,也就是我們的八大關注;

接下來是【三萬米高空】,也就是我們的目標;

接下來是【四萬米高空】,也就是我們的愿景;

最后是【五萬米高空】,也就是我們的宗旨。

我們必須先解決重要緊急的事務,然后才能去解決重要不緊急的事務,重要緊急的事往往指我們當天就要解決的事。

重要不緊急的,就是指不用當天立刻解決,可以拖一天以上的事務。

越來越不緊急的,就是我們人生的目標。

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對我們來講真是太多了!

這時,我們就需要把它們分層次:

【跑道】是近期的事務,是重要緊急的;

【項目】相對來說是我們重要不緊急的事務,行動期是3-6個月;

【兩萬米高空】就用九宮格的八大關注來進行區分:八大關注,就是一年內,每一個領域找出幾個需要關注的點;

【愿景】就是3到5年,甚至更長遠;

【宗旨】就是我們的成功因子。我們為什么活著?我們要去哪里?

(48)雜事不可以被管理,能夠管理的只有行動!

雜事與行動之間,我們要透過3個問題來連接,請你把它記下來:

第一,要不要做?

第二,我要的結果是什么?

第三,我下一步的行動是什么?

比較規范的下一步行動語【我+動詞+關鍵人+事情】,例如:我打電話給招商銀行預約去醫院體檢。

(49)存在于大腦里的事稱為“雜事”。清空大腦的技巧,學會把所有的雜事放到腦外系統,例如我們推薦的軟件:Omnifocus,或其他軟件。當我們把自己很多的想法與待辦事項從大腦里移除,把它們移記到軟件或者紙上時,我們就能進行更清晰的評估,進而把重要有意義的事都由想法轉化為“下一步行動”。

情境清單和日程表,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分類,情境清單很靈活,日程表很嚴謹。要把大腦里的想法和雜事轉化為下一步行動和情境清單,以及日程表,就必須經過這3個問題:要不要做?我要達到的結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每一件事都需要問這3個問句!

(50)項目,就是是一組行動清單的集合。我們做一件事由想法到最終得到結果的一系列流程,是需要把想法或者雜事轉化成N個下一步行動,其實這也就是一個“項目”的完成過程。

2、理論認知:人生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平衡的目標,制定一個關于健康、家庭、事業、親密關系、財富、學習、公益等方面的夢想版,先從一年的開始制定,逐級確定為長期目標和人生宗旨。人生有很多的雜事,面對雜事我們要三問:要不要做?要達到什么結果?下一步行動是什么?當確定需要做時,就把想法和雜事轉化為N個下一步行動,即“項目”。行動語:我+動詞+關鍵人+事情。

3、我目前都有哪些方法在用?

番茄工作法

— 每日踐行 —

把雜事轉為下一步行動:

交暖氣費。轉化為:(1)我打電話到熱電廠問用戶編號(2)用手機在公眾號中網上繳費。

裝鏡柜。轉化為:(1)打電話給安裝師傅預約時間(2)回家安裝

4.我想說;跟上天使班的步伐,完成作業,踐行易效能時間管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