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教人說話的書,在傳統的教育體系里,說話似乎并不重要,沒有一門課程叫“說話”。學校教育似乎只要求我們無條件的聽話就好,也許真的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好,也許只是為了所謂的教學秩序。我們經常在課堂上聽到:“某某某!不要說話!”
在家也是如此,經常有這樣的場景:當我們踢球打碎了鄰居的窗玻璃,當我們干凈走出門,臟兮兮回家去,當我們和小朋友們為了玩具而爭吵甚至打架,媽媽總會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以后不要這樣了,要聽話!”
久而久之,我們只會聽話,不會說話了。所以就耽誤了人生的必修一課。值得慶幸的是,通過這本書,可以補上一課。
書中的引言說:
一直以來,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又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這很尷尬。我們所學的東西無不以表達為指向,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也幾乎都以表達為依據,可是作為最直接表達方式的說話,卻始終處于極其邊緣的地位,這也很尷尬。
尷尬之所在,正式機會之所在。況且,在成功所需的一切因素里,相較于出身、機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質,我們最能控制的其實就是說話這件小事。
一、為什么要“好好說話”
好好說話是個復雜嚴密的技術活。
現代社會的四個特點決定了說話能力的重要性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它是由契約精神維系的陌生人的集合。決定你是誰的既非身份關系,也不是外在限定,而是你的表述,每個人都必須平等地以自己的言說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人們更多的從你的言論來判定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2,它以標準化和規范化為基本原則,除了極少數走在前沿的科學家和藝術家之外,大多數人所從事的都是標準化的工作,這保證了效率的最大化,卻也使脫穎而出顯得越發困難。之所以現在的創業者越來越注重個人魅力和演講的功夫,不是因為做事不重要,而是因為大家能干的活越來越趨同的時候,說話變得更重要。
3,它在信息泛濫的同時,伴隨著注意力的稀缺。網絡讓話語的傳播更快,更廣,卻也讓“會說話”也就是說話有創意,有趣味——變得更難。
4,網絡在使說話收益大增的同時,其放大和固定效應也使說話的風險越來越大。
二、五維話術
說話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圍繞話語權這個核心將話術分為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這五維,無為之間既有區分,又有相互轉化的內在趨勢。這是個全息的說話練習體系。
實際上說話就是權力的游戲。
三、實戰
1、及時有效地傳達信息——為自己贏得表達的時間
時間是阻礙溝通最大的絆腳石,也是成就溝通最好的催化劑。
對方不給我們足夠的表達時間說話的時候,先要思考——如何才能讓別人愿意花更多的時間聽?
先給自己爭取到時間,才有機會說清楚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面試中,當主考官突然出題:”現在給你一分鐘時間,請你展現一下個人魅力。“這時你怎么辦? ? ?可以這么說:”讓我用一分鐘時間展示魅力,這個挺難的,尤其對我來說。其實工作的時候我是一個沒什么魅力的人,存在感不強,不知道為什么,身邊的朋友都說跟我相處的很舒服,能讓他們覺得特別安心。也許,這也是一種奇怪的魅力吧!所以,可能會有點超時,但不知道我可以講幾個這方面的例子嗎?“
這幾句話包含三個意思:一、制造意外。二、引發好奇。三、回應主題。
2、怎么說話不得罪人。
首先,當你想要評判他人的時候,沒必要非得用那種指手畫腳的評價式表述,不妨試著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
比如,”你這人怎么這樣啊“是一個會讓人不舒服的評判,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你這樣,讓我很難做。“聽起來就會好很多。
其次,要避免給人留下漠不關心的印象呢?那就是在安慰的時候,最好強調人,用“這件事對你真可惜,但你的付出,我都知道”來取代“別難過,這件事根本不重要。”
比如,你與其表示:“沒事的,我是過來人,這些都是小事!”還不如說:“唉,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結果變成這樣,真的非常可惜。”
最后,當我們相求他人辦事的時候,其實最需要的就是第一時間把要求說清楚,這是一個思路上常常被忽略的要點。
當你問別人“你什么時候有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人家如果幫你,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有空?
所以,求人辦事就要一股腦地把想辦什么事、有什么地方需要幫忙、事情的來龍去脈是什么、哪些方面是有什么顧慮、有沒有什么實際的好處等事先想明白、跟人說清楚,才算是盡到了求人幫忙的義務。
退一萬步講,你一句話不說先來一句“在嗎”,又不說清楚什么事情,對方反而不愿跟你溝通,還隱隱覺得有種差點被你套住的不舒服感。
3、通過自我溝通把弱點當成鎧甲
通過自嘲讓敵人無攻擊之門
例子:邱晨有個朋友,90年代以來就是“著名的IT從業者”,后來辦網站,失敗;開公司,失敗;做手機應用軟件,失敗;依然活躍在創業圈,有人說他是個騙子,騙投資人的錢,有人說他言過其實,還有人給他貼了個標簽——“連續創業失敗者”。有一次他參加一個創業者論壇,干脆把自己演講的標題定成了《連續創業失敗者》,演講中他說:“我想主辦方之所以邀請我,一定是因為像我這樣能巧妙的避開一切成功的可能,也是挺難得的事,......我就是來跟大家分享如何可以避開失敗的陷阱。”
四、收獲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到了說話的重要性,以前是長期忽視這個技能的,這是一門很深、很值得研究的學問,可以把它當成改變自己和別人的工具。
我明白了為什么現在那么流行音頻節目,節目中的大部分人既是為了影響別人,也是為了影響自己,保證自己和別人都變得更好,成本似乎就是跟別人聊聊天、說說話。
做成一件事,它不僅可以幫我們錦上添花,遇到阻力時,它也可以幫我們雪中送炭。
我列舉的只是關于“溝通”的例子,其實書中在其它四個方面的例子很多也很經典,篇幅的關系(寫的字越多看起來越累,不如看原書。)無法一一列舉,愿你看過本文或本書后有所收獲,那就使這篇文章有了些存在的意義。
我是0602ma
謝謝你能看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