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之前,莫名對“江湖”二字很有好感,大概是陪伴我們長大的是金庸是古龍。
江湖啊,可以是策馬揚鞭,縱橫四海的意氣風發;可以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瀟灑隨意;可以是俠骨丹心,柔腸百轉的蕩氣回腸;甚至可以是江湖游俠,黃酒瘦馬的自由自在。但那終究只是紙上江湖。
當身為主角的你沒有主角光環,江湖就成了溺水的江湖。
走出了校門,也就踏進了江湖??墒墙^大部分人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在了闖過高考這座獨木橋時,就再也沒有認真的花點時間在大學好好修煉“內功”了,都以為拜入了山門,名家弟子自不用愁,四年時光匆匆而過,當老師們告訴你是該該下山歷練闖蕩的時候了,你才發現,你還沒學會無敵神功,你還沒練熟克敵制勝的劍法,你還沒有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劍。
可是又怎樣呢,江湖撲面而來。畢業了,你必須自己養活自己了。海投簡歷,不是石沉大海就是互相看不對眼,終于,身心俱疲,講究變將就,選了一份勉強能糊口的,自我安慰著先就業再擇業吧。
于是你開始朝九晚五的生活,做著專業不對口、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每天8小時,480分鐘都是煎熬,更不用說經常的加班,偶爾的雙休泡湯。
未工作之前,想著工作后經濟獨立,人也就自由了,“琴棋書畫詩酒花”想來啥就來啥,不曾想先拜訪的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前者的影子都見不到,你根本就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金錢去文藝,去小資。每到月底,你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數學水平,3-5千塊這么不經花的嗎?房租一筆,交通一筆,吃飯一筆,偶爾朋友小聚再一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即使算一百遍,也是同樣的結果。
《月亮與六便士》里說:“一個人掉進水里,他如何游泳是無關緊要的,游得好壞都無所謂,他不得不掙扎出來,別讓淹死了才是大事”。
此時的你就如一個掉在水里的人,掙扎著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放棄了新球鞋,放棄了包包和新色號口紅,也暫時放棄了一切的文藝青年想法和小資生活夢想,在不管是幾線的城市努力的活著。
但是啊,從來沒有哪一個大俠是剛入江湖就武功蓋世所向披靡的,大俠從來就不是一開始就是大俠。
他們也是一步步走過苦難、坎坷,挨過左一刀右一劍,一次次垂死掙扎,抓住機遇才練就神功/劍法,成為一代大俠。就像那句話說的“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可是我覺得網友的另一句話更有嚼勁:“人在江湖飄哪能總挨刀”。
雖然我們尚未佩妥劍,已一頭撞進江湖,但是別急,別怕,誰剛開始學走路不是磕磕絆絆的呢?沒有好酒劣酒也能醉人,沒有好馬瘦馬也能奔跑,學不會劍法就學刀法,不喜歡刀法就學拳腳,十八般武藝,十八樣兵器,總有一樣適合你。江湖之所以稱之為江湖,就因為他絢爛萬般,容納所有。關鍵是你需要明白你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是否有決心為之堅持不懈,不被沿途的花花草草迷了眼。
你害怕成長,你不想變成無趣的大人,因為成長意味著圓滑、世俗,那么你是否能一直保持少年的好奇,少年的熱情,少年的無畏,少年的天真?社會復雜、多彩,你可以成長、成熟,但要記住,不要被社會大染缸染成五顏六色,要永遠保持一顆透明的少年之心。
尚未佩妥劍,轉眼便江湖,愿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
ps.簡書第一篇,雜亂又稚嫩,送給自己,聊做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