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個名字A打頭的女生,經常用和別人打賭的方式來激勵自己控制體重。體重經常明后天斷食少了2,3kg。然后暴吃幾頓又回來,得意的說我很輕松的控制體重。和我說教練,我今天一定能按時吃些清淡的,適合自己身體的,結果回頭就點一堆高油高糖。晚上又和教練訴苦,我真的下次不這樣了。這個模式無限的循環。
我有一天看著她這個“作”的模式忍不下去了,問她到底想要什么,這樣累不累。她說給自己定了好多目標,有出國讀書、有把公司安排好,要學這個,要學那個。怕無聊、怕孤單、怕一眨眼就就一世混沌。所以給自己一堆目標。然后實現每個目標的過程也很糾結。
我能看到她的壓力,因為我以前也有過這樣的焦慮。所以我問她是不是平時會裝成另外一個人,而吃,是已經她唯一緩解壓力的途徑了。在她的世界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吃可以放縱。
她半天回答一個嗯。
實際我之前也是這樣,希望成為別人眼里的羨慕對象,覺得那個才是生活的意義。不過每次做好得到夸獎后,那種快樂轉瞬即逝,為了再次得到別人的認可,又努力的向另一個目標前進。只是在過程中體會的總有糾結,隱隱覺得不是自己真心想要,但是為了他人的認可,選擇忽略內心的聲音。逼著自己完成這個、完成那個。
我繼續問,你安靜的陪過自己嗎,看看自己內心的需求,不是躲避這些。
她說,不太敢。覺得里面積壓了太多的情緒,不敢去面對。我鼓勵她看看自己是不是想做那么多,陪陪自己。
過了一會兒,她說內心的聲音里,并不希望自己那么忙碌,想孔雀開屏一樣才能引來關愛。她覺得可能要從新再考慮下。
好多情況下,吃只是一個壓力的釋放口,這種情況不太容易抑制住中釋放壓力的欲望。有時間可以會看下內心,這些壓力的來源。是不是想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而忽略了自己的內心真實發聲。讓生活變得糾結而且疲勞。我們也很難成為別人眼里的那個人,因為我們并不能掌控他人的評判,那個你所追求的別人眼中的好,都只是轉瞬即逝的剎那,它們隨時都在改變,不固定且不恒常。
希望A女生,不再為他人眼中的樣子努力。而是因為愛自己,選擇讓自己內心舒服的方式飲食和生活,不再有糾結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