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產品能力就是把一個人,學習,建立自己認知框架的,這過程中會有很多被diss,被推倒重來,如果你到了地獄就保存前行,在被打擊中變強壯。做產品人只認用戶,產品驅動。
馬云,京東,馬化騰
第一講:同理心
學了很多道理,但是還是過不好一生。
情緒的感受是一瞬間的體驗,產品經理需要體驗用戶情緒。一開始就要學會讀懂用戶情緒,
底層情緒---生物性情緒
包括:愉悅、不爽、憤怒、恐懼
滿足:刻度,一個人的關系好不好,對自己的認識:
愉悅:就是被滿足,情緒驅動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被滿足。人是生物和社會性的動物,都要被滿足:
別接納、需求被滿足、
崩裂很久的需求被滿足,是爽。俄羅斯方塊,等了很久的方框,
微信搖一搖空包,一舉讓微信用戶2量過億,1.04發了1.2億個紅包,基本人人有獎,搖了幾十次,突然有一個紅包,就是爽。
阿里2.69億拿了春后年的退支付寶的紅包,集齊五福分2億現金,82張,集齊五福是79萬,2千萬參加,爽的人是4%,96%的人不爽,
滿足就愉悅,不滿足就不爽,沒有滿足預期,或是突然被剝奪了,就是不爽了。
就是某一個點沒有滿足。產品和服務器進行滿足。
不爽:
第二講:
愉悅是動力
愉悅可以產品1萬小時理論。
第三講:
恐懼---恐懼是邊界,比如看到火,不會伸手過去。
觀點一:當你讓對方做一件事情,對方不愿意去做,就是處于對方的恐懼,對方不愿意說。也不愿意告訴你。
觀點二:勸5分鐘沒有用就不勸了,這個人被綁住了手腳。
觀點三:看到一個人的恐懼就知道他的邊界在哪里。
恐懼是動力
恐懼是另外一種動力
工作工沒有任何愉悅,也沒有任何恐懼那就沒有什么前途
恐懼是痛點
做產品讓人抵御恐懼,要不就是要讓人極爽極點
聽邏輯思維:認知焦慮,看醫美app:衰老恐懼,生病恐懼。
改變的方法:直面恐懼。
第四講
扎克伯格:facebook;張小龍:微信;
性格內向為什么做出了社交產品。
音箱案例:黃色和黑色,讓每個用戶可以帶走,每個人說的是黃色好看,但是用戶拿走的確實黑色。(只有自己在真是的需求下才是用戶的真是選擇)
好產品經理:不讓用戶啟動產品防御。讓用戶思考,是在推開用戶,意識即顧慮。讓用戶思考就是推開用戶。好的銷售人員帶攻擊性,想辦法突破別人的防御。
第五講
集體人格--不同的角色,比如好兒子,好女兒,好老師,好員工---也就是你的殼
孔子:君君臣臣,父子等等,我們都是用孔子定義的角色來控制自己。
收斂自我,轉進一個同質化的殼里。
教育就是反人性的
什么是好的用戶體驗:自然
去角色化研究用戶,放棄對人的理想化,放棄預期,去接納真是的人。只有去角色化的去認識去溝通才能得到感情。
角色化生存。
第六講:
《5天學會繪畫》---隨著年齡的增長手的驚喜分化
優秀的產品經理是用右腦思考,9歲開始左腦訓練。
自我(自私)的人更容易做產品經理,騰訊的是我的人。聯想是自律的人
控制率是對別人的體諒和遷就,什么是對的,
優秀的產品經理其實是一個更自我的人,比如喬布斯讓設計改圖標改了100多次
第七講:
點線面體
經濟體:周期的收益,
普通人和富人的區別:普通人在一個點上,需要借助線和面的崛起。
切入的點在什么線上,這個線在什么面上。
點線面的產品如果點線面選錯了,怎么優化產品都沒用。
360是互聯網安全的企業。
第八講:
點線面體
相親:
1.女性化裝扮
2.不要談你擅長的
3.如果對方沒有聯系你就算了
4.不要表現自己
做產品也是一樣的,做平平常常能達到的
我想要的離我太遠,我能勾到的我不想要。
看到一條線,不要糾結于一個點。
畫時間研究這個點下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