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中時,有兩個同學異常樂觀開朗,幾乎每次課間都能看到她們相互打鬧追逐的身影,而且還會聽到她們爽朗的開懷大笑。而這些,對于當時的我,都是不怎么令人愉快的畫面。
我曾經內心非常鄙視她們的淺薄,認為她們都是大腦簡單,沒有內涵的人。而那時的自己,也就沉浸在精神的苦悶,以及與繁重學業的抗爭中。即使會面帶微笑,大多時總是郁郁寡歡。開心,是件遙不可及的事。
現在的我才明白,那時她們的開心不僅僅是因為性格,而是源于健康的心理。不會像我一樣懼怕高考失敗,不會像我一樣為心靈套上隱形的枷鎖,無力掙脫。而是依然能在該學習時聚精會神,該休息時愉快玩耍。
能夠專注當下,就是獲得快樂的途徑。而一直魂不守舍,就喪失了體會快樂的能力。
02
在偶像電視劇中經??吹竭@樣的場景:男女主人公遇到了不幸和磨難,前一秒還痛哭流涕,后一秒就會用手干脆地抹掉眼淚,笑靨如花,說道:“不管怎樣,我還是要堅強面對的,要開心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p>
當你正遇逆境,心情不佳,還能想到要樂觀,要開心,具備這種思路,確實已實屬不易,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繼續前行的好狀態、好方向。
每次你說完“要開心”,那我想問你:“然后呢?”這樣裝出來的開心,怎么也不會實打實地感染觀眾?就連說服你自己都不夠有力。
開心,不單單是一種情緒。你把它當作一張面具一樣掛在臉上,只能供別人看,對自己的心情調節根本無濟于事,你依然會感受到來自心底的沉重和憂傷。
03
能夠開心,是一種能力。不是簡單的心理暗示,也不是喝下一碗碗的撫慰雞湯。
阿夏兩年前被調到了公司最冷門的崗位,干的活多且雜,又不被領導重視,在所有崗位中基本上屬于最底層的。她開始非常不適應,有種被嫌棄、歧視的感覺,郁悶了一段時間,整天糾結于要不要辭職。
后來,她想通了,不管在什么崗位,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自己本分。最關鍵的還是要邊工作邊成長。在這個冷門崗位上,倒是少了一些勾心斗角的算計,少了一些追名逐利的虛榮。她也能靜下心來,在工作之外,第一年她學習了如何制作PPT,第二年她學習了Photoshop。
在學習中,她體會到了久違的心流體驗,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心靈的寧靜和愉悅,也才能夠開心起來。
倘若阿夏因被冷落,一直自暴自棄,即使每日游手好閑,也不會開心起來。能夠看清當下境況,并因勢利導,抓住成長機遇,才是讓自己開心起來的智慧。
小輝因為讓婆婆來看寶寶,家中鬧得雞犬不寧。矛盾是婆婆想在老家種地,不想看孩子,小輝卻堅持說別人的婆婆都會來照顧孫子。兩人就此爭執不下,弄得她都無心感受寶寶成長的樂趣。
小雨和小輝的情況相似,但小雨在認識到婆婆確實不想來照顧寶寶后,就果斷選擇了請保姆。保姆脾氣溫和,對寶寶細心,小雨也很放心和高興。她既能安心工作,又能下班后帶寶寶開心玩耍。她的生活,沒有因執拗于讓婆婆看孩子,喪失掉小輝不能體會到的美好。
相似的問題,不同的處理方式,所達到的效果就不一樣。讓自己開心起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方向。或許我們太習慣于這種說法,往往忽略了到達開心的途徑。
04
當我們不開心時,總是糾結于各種當下的障礙和困擾,卻往往忘了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和角度,就可以抵達我們期望的開心狀態。
如果你確實想到了要讓自己開心,但想不到方法,那只能說明你還不具備讓自己能夠開心的能力。
前幾天,讀到一首詩《你應該努力追求幸?!?,一些詩句令我激動不已。曾與朋友深聊時,總會逃不開一個終極問題:人生的本質是什么?這首詩,幾乎就是答案。與我所思不謀而合。
它說:要保持輕松開朗,要努力保持快樂。這是一個目標,也是一種選擇,需要更多的能力讓自己配得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