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朋友圈有篇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特別的火,當時還是我朋友推薦我看的,這篇文章主要是紀錄了一些主人公范雨素的個人的經歷和感想,文章雖然看似平淡冗長,但是句句直抵人心。
為什么我會說到這篇文章呢,因為我在這篇文章的為字里行間里看到了不僅是她樸實的生活,更是她的眼界和格局。
身為主人公的范雨素出生于湖北襄陽市一偏遠山村,卻在六七歲時,就學會了自己看小說,到了八歲時就能讀懂了一本豎版繁體字的《西游記》。
范雨素不光看知青文學,還看《魯賓遜漂流記》、《孤星血淚》、《霧都孤兒》、《在人間》、《歐陽海之歌》、《金光大道》。
小小年紀,通過看小說,她對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了如指掌。只要報一個地名出來,她就知道在世界上哪個大洲,說一條河流出來,她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個大洋。
盡管兒時的范雨素天資聰穎,卻也未能徹底地改變自己的命運。
現在的范雨素,在北京有錢人家做育兒嫂,雖然經濟拮據,但是她在女兒的培養和教育方面從不吝嗇,她會盡可能地讓孩子們閱讀很多書籍,以此來讓孩子們擁有更寬廣的眼界。
就比如文中提到的,她的大女兒學會了看小說后,范雨素便陸陸續續去潘家園,和眾舊貨市場,廢品收購站,給大女兒買了一千多斤書。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如果說范雨素最終只是在村里種地,就像鋤頭、镢頭、鐵锨,把她的大哥哥要當文學家的理想打碎一樣,這篇熱文想必我們也看不到了,更不會知道范雨素這個人。
就比如,王凱若不是因《瑯琊榜》而走紅,有誰會想起當年,他在《丑女無敵》里面飾演了反派角色娘娘腔。
我突然想起《奇葩說》中羅振宇說了這樣一句話,10年前,馬東對他來說,是一個高高在上,一個遙遠的人物,他沒有想到10年后,兩個人能夠坐在同一個平臺上,來主持奇葩說。
所以說,未來會發生什么,who know?
我們的人生往往因為看見一條船而忽略了一條河。格局的大小完全決定著你能看到風景多少。
不給自己設限這就是格局。
02.
小成,臨畢業忙著找工作,恰趕上當地一家較大的國企來招人,很幸運,他面試通過了。
當時大家紛紛羨慕小成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國企里,工資福利待遇穩定,可以忙碌中偷點小懶,閑暇時就和朋友喝喝酒,周末一小游,月底一大游,生活簡直不要太滋潤。
然而多年后的校友聚會上,令大家吃驚的是,小成早已不是國企里的老員工了,身價百萬。
原來,他在國企的好日子過了不到5年,就趕上了企業精簡,他被公司裁員了,不得不夾著簡歷重新去人才市場找工作。這些年,年齡長了,但是工作經驗沒有長,一切都要重新再來。
他沒有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他有格局和理想。后來他找了一家公司做編輯,拿著和剛畢業的實習生一樣的低工資,工作還很不穩定,在附近租了一間房,便開始了奮斗的生活。
工作之余,別人去泡吧逛夜店,而他每天一回到家就看書,寫讀后感,偶爾創作一些小文章,發表在網絡媒體上。中間也換了一兩次工作。只不過每一次換工作,都在自己的計劃之內,同時也朝著自己的夢想靠近了那么一點。
5年后,他早已步入了三十大關,不過他也成為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總經理,成為月收入超過5萬,人人羨慕的業內精英。
去年初,他又辭去了待遇優渥的工作,去了西藏,說是要挑戰自己,那是他計劃了很久的事情。回來后,他全部記錄成文字圖片,那是他走過的路,看過的世界,經歷的故事,還有他的人生感悟。
現在的他啊,正走在創業的道路上。
只會盯著樹皮里的蟲子不放的鳥兒是不可能飛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裝滿了山河天地的雄鷹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間翱翔!
03.
所以我覺得,一個人格局,和他的認知高度相關。
如何理解?就是我們看一件事情的時候,只是看它短期的成敗,還是能放在一個更大的時間尺度之下,去思考它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大多人的生活道路大多過于簡單,很多是一路上學到大學,然后畢業了找一份工作,可能會換兩三份工作。
不過很快就安定下來,然后買房結婚生娃。明叔以為,在這種單一模式的人生中,很難形成豐富的閱歷,也就更難開拓自己的眼界和見識。
所以明叔也有個建議,經濟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到各地區各國家去看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等等,讓眼界開闊,讓胸懷寬闊。
那時候你可能會開始發現,原來自己之前的那么多被別人植入的想法太過狹隘。途中可以多認識些有趣的人,少和無趣的人交談,他們只會把你拉向他們的泥潭。
所以,我們該如何從實際出發來提升自己的格局呢?
從最簡單的開始,就是看書!
人觀書,其實不如說是在觀自己,讓自己看見自己,認識自我,改進自我。你會發現你所煩惱的,千千萬萬的人都煩惱過;你所崇信的,也許早已被摒棄;書中總有能打動你的文字和思想,它們在打動你的那一刻就成為了你人格的一部分。
比如在得到里,我也訂閱了很多的付費專欄,和大家一起共享,不斷地汲取知識,改進自我。
其次就是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記得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提到過,看書的過程中寫批注,或者結束時寫書評,其實這些工作就是思考的一個過程。我們可以先從這些小事做起,培養自己勤于思考的能力。
要提升自己的格局,當然還要培養自己擁有長遠的眼光,要懂得現在的付出就是以后的收獲。
長遠的眼光還意味著不要害怕失敗,每一次都要對失敗做一次風險評估,這樣做失敗的幾率是多大,失敗的結果我能不能承受,失敗了會不會對我以后的選擇有所幫助。
當你有了對后果的設想時,就不會被失敗打擊的一籌莫展,也不會因此喪失繼續下去的勇氣。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內心要強大,人生經驗的豐富以及看待事情的不設限思維。
比如,《富爸爸》里的一個現金流的思路給我很大啟發,金錢就像水流一樣,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儲存的死水量,而是活水流入要遠大于流出的水量。
其實這個觀念同樣可以復制到人生格局之中,不在乎你現在身上有多少資本,只要你是在不斷探索中,不斷學習中,沒有在等待中停滯不前,你就在實現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謂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
不受別人影響,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這就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