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黑馬,口碑炸裂,印度電影再也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樣,一言不合就尬舞了。
文|劉佳玲
昨日,在排片只有航母級對手《銀河護衛隊2》三分之二的情況下,《摔跤吧!爸爸》單日票房趕超成功,上演了一場逆襲好戲。
一直以來,國內的海外片市場被好萊塢大片壟斷,印度電影還屬于市場開拓階段。但就在5月5日,五一檔和《速度與激情8》余熱尚在、《銀河護衛隊2》來勢洶洶的情況下,印度寶萊塢電影《摔跤吧!爸爸》選擇上映。
馮小剛在微博力挺《摔跤》,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后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為老東家華誼發行的《摔跤》搖旗吶喊,馮小剛高度評價影片的背后,一方面是影片敘事、鏡頭著實出色,另一方面,是要運用個人號召力,彌補萬達對影片的杯葛。
無懼萬達排片打壓
上映首日,《摔跤》在萬達影院的排片接近零。一位萬達影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當時該影院只安排了一場《摔跤》,在票價為180元的VIP廳放映,但近兩天的排片明顯增多。中企哥調查發現,萬達昨日對《摔跤》的排片率為7.7%,排片場次約為3至4場,比國產片《記憶大師》、《拆彈專家》少。
影片在萬達院線慘遭打壓,究其原因,可能還是老問題——萬達與華誼兄弟的恩怨。《摔跤吧!爸爸》的發行方為華影天下,華誼兄弟擁有51%股份,是其控股股東。
記得去年馮小剛譴責萬達院線以“老大”身份打壓《我不是潘金蓮》排片時,王思聰曾這樣回應:“沒有人和錢過不去,如果你這電影票房好,我們也一定會按照程序化的流程增加排片,你作為一個導演,用拿得出手的作品說話,豈不是更好?”
目前,《摔跤》的全國平均排片為22%。萬達院線中,排片率為7.7%的《摔跤》票房收入,是排片率為11.1%的《記憶大師》收入的2.5倍(5月10日數據)。這樣的排片讓人很難相信萬達真的沒有和錢過不去。
累計票房逾1.6億
盡管在排片上不占優勢,但這部創下印度票房歷史新高的口碑大片,仍然以摧枯拉朽之勢收割中國票房。豆瓣、IMBD、貓眼專業版都給予這部電影超過9分的超高評價,是近年來罕見的高分作品。5月9日,影片以20.6%的排片占比拿下33%占比的票房,其上座率為17.9%,是《銀河護衛隊2》8.5%上座率的兩倍有余。而從上映第二天開始,《摔跤吧!爸爸》的上座率便一直遠遠大幅甩開其他影片。
北京市海淀區的一位影院經理告訴中國企業家(ID:iceo-com-cn):“在觀察到影片口碑和上座率雙高之后,我們將影片排片調到了20%,現在排片接近30%。”目前,《摔跤》累計票房已逾1.6億,沖破印度片《我的個神啊》在國內創下的 1.1 億票房記錄。對于一部非好萊塢電影來說,這樣的票房成績已經非常不錯。
無論是《摔跤吧!爸爸》,還是《我的個神啊》,這兩部口碑炸裂屢創佳績的印度神作,都有一個共同點——由印度“國寶”阿米爾·汗(Aamir Khan)主演。觀眾對于影片的討論也已超越電影范疇,更多地指向影片帶來的社會學意義:直面女性歧視等社會問題,以及阿米爾作為演員的自我修養:為了一部電影先爆肥50斤再減肥,訓練一年摔跤。
阿米爾福布斯印度名人榜排名14
除了在電影藝術獲得巨大成功,阿米爾還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據外媒統計,他在的票房累計達22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22億)。通過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公司化運營個人項目,阿米爾已積累約2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3億元)的個人財富。
這家公司成立于2001年,名為Aamir Khan Productions Ltd.(阿米爾·汗影業),目前已出品《摔跤吧!爸爸》、《地球上的星星》、《印度往事》等十部電影。雖然并不算高產,但其出品的每部影片都是上乘之作:IMDB評分都在7以上,有3部達到了8分,進入神片之列,最高的《摔跤吧爸爸》達到8.8分。而《霸王別姬》在這個評分體系里只有8.1分,李安導演的《斷背山》才7.7分。
2013年,時代雜志將阿米爾評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并稱他為“印度的良心”。
目前,阿米爾的電影片酬約為3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000萬,若考慮印度和中國的人均收入差距,相當于在中國拿1.2億的片酬。福布斯2016印度名人榜上寫著:阿米爾雖然沒有參演任何電影,但仍然排名第14。根據福布斯2015印度名人榜,由于《我的個神啊》票房大賣,阿米爾的排名上升至第五,當年收入為10.4億盧布(約1億人民幣)。
有知情人士表示,阿米爾在《摔跤》的利潤分紅達55%至70%。IMDB數據顯示,影片成本約為9億盧比,該片的總利潤約為30億盧比。阿米爾憑借這部片子,至少可以獲得16.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65億元)的收入。此外,由阿米爾擔任主演和制片人的電影《秘密巨星》,也計劃于今年上映。阿米爾2017年在福布斯印度的排名有望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