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進縣城一中上學是我第一次走出村子來到外面的世界。縣城離村子大約有四十公里,公社里每天早上有一趟通往縣城的長途車。
? ? ? ?我人生中的好多第一次也是在這段期間經歷的。第一次離家,第一次乘坐大客車,第一次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柳堡的故事),第一次在公共浴室洗澡,第一次住集體宿舍……。
? ? ? ?縣一中坐落在縣城西邊的山坡上,校園西側南側是農田,東側北側是樹林,環境比較安靜,是個非常適合學習的地方。出北門約幾百米路就是海邊,那里是著名的風景區。
? ? ? ?我們這一級一共有十個班,我在七班,每個班大約有五十多個學生,其中男生四十左右,女生十幾個,同一個班里的男生都住在一間宿舍里。宿舍是一間平房,里面是大通鋪,靠北墻一趟,靠南墻一趟,中間是窄過道。每人床鋪的寬度為約七八十公分,相互之間緊緊挨在一起。記得當時班里有個同學隔段時間尿一次床,每次他左右兩側的同學都要跟他一起曬被褥。
? ? ? ?學校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每天早上六點被起床號叫醒,十五分鐘的起床洗臉刷牙時間。宿舍區外面只有一個水龍頭,每天晚上上完晚自習回來要把臉盆和杯子裝滿水,放到自己的床鋪下面,早上起床各自端著臉盆到門外刷牙洗臉。洗漱完畢要跑步到操場自己班級的位置站隊集合,然后全校學生一起繞著操場跑操。
? ? ? ?跑操結束后,各班值日生到食堂領自己班級的飯。一個班級有一個水桶盛稀飯(中午盛菜),一個大的木制飯盒盛面食。每天有四名同學值日,值日生輪流到食堂領飯,抬到班級再分到同學們的碗里。
? ? ? ?縣一中是地區重點高中,在伙食上政府有補貼,比較起來在那個年代吃得還不錯。伙食中有70%的細糧,30%得而粗糧,當然吃飯仍是需要交錢和糧票的。
? ? ? ?通常早晚是咸菜和玉米糊,主食饅頭或窩頭。午餐大部分時間是饅頭,間或是窩頭。每周改善兩次伙食,一般周三中午是打鹵面,周五中午是包子。現在回想起來仍能體會到那時每周對這兩次午餐的期待。
? ? ? ?吃飯的標準有三個,但只是量的標準,花樣是沒選擇的,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飯。三個標準分別是每月8元、10元和12元,又被稱作三等、二等和一等,每頓飯的量分別是三兩、四兩和五兩。
? ? ? ?標準需要提前預定,而且不能經常更改,一般1-2月可以改一次。女生一般都訂三等,男生有定一等的也有定二等。我通常訂的是二等每頓四兩,但晚餐還有玉米糊,也算一兩,這樣面食就剩下三兩。若趕上吃窩頭還好些,若是吃三兩饅頭,根本不夠。高中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常常是晚上下了自習課肚子就咕咕叫了。我也改過一等,早餐晚餐都沒問題,但中午趕上吃半斤窩頭就吃不完,再說每月還多了兩塊錢,總剩下心理就有負罪感,因此大部分時間我訂還是二等。
? ? ? ?后來聽其他中學的同學介紹他們學校的伙食,跟我們中學相比差了很多,他們平時基本以粗糧為主。
? ? ? ?可能跟我在家是老幺有關系,父母對我有些溺愛,我吃不大動粗糧。中考前半年母親一直單獨給我做細糧,我每頓飯都吃饅頭,而哥哥姐姐們還是吃玉米餅子。
? ? ? ?踏入縣一中校門對絕大部分同學來說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在外生活,因此剛入校沒幾天都特別想家。
? ? ? ?學校的規定是每1-2個月可以回家一次,記得第一個周五下午開班會時,同學們都紛紛請假要回家,班主任不準假,女同學們都趴在桌子上哭起來了。我也很想家,心里也特別難受。但班主任竟然在講臺上幸災樂禍地說:“使勁哭吧,哭哭就好了。”當時我就覺得這班主任怎么這么壞,心竟然這么狠。
? ? ? ?后來慢慢時間長了,大家也就適應了。盡管也想家,但心里面跟剛來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