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甚虛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第三種跡象就是倉甚虛,也就是倉庫里沒貨。家里沒存糧,沒存款,肚子里沒知識,腦袋里沒認知,身上缺乏精氣神,都是倉甚虛。
昨晚喝醉了,今天導致沒有按時發送文章,一次喝醉感覺像是把自己掏空了,也算是倉甚虛嗎?但是自己心中對自己還是有些愧疚,雖然只有一次,但也是自己的敬畏之心不夠。想想太陽,它可是沒有一天不出來的啊。這就是自然的力量,一天沒按時發送似乎一下子就把這個力量泄掉了。
我記得以前在收稻谷的時候爸媽每年都不會把所有的稻谷賣掉,至少要存放第二年整年的口糧,因為難免會有天災,這就是一種腦袋里的認知,從而導致了倉庫里有沒有糧食這個結果。以前還小的時候不太懂,也不明白為什么放那么多稻谷,現在細細想來父母都是正確的。
歸結起來我在企業里也是同樣的思維模式,經常要考慮企業的糧倉是不是充足,特殊情況下是不是企業可以正常開支一年呢?遇到天災的時候如何穿越企業寒冷的冬天?家庭的人口越多,家族越大,那存的糧食就要越多,那企業規模越大,發展越來越好的時候就應該把所有的事情都考慮好,為了防止以后寒冬的來臨就要建好一個大倉庫,讓兄弟姐妹們都能安穩地度過。
再細細品味,其實都是個人腦袋里的糧倉不足。我覺得人最痛苦的兩大件事第一就是書房里沒書,第二是工作的時候沒事。就是自己的認知、經歷困住了自己,所以要不斷地經歷事情,不斷地給自己增加知識,每天工作,每天閱讀,每天書寫來突破認知,穿越自己。
一個不積累知識的人能夠持續成長嗎?一個沒存款的家庭可以變得更好嗎?一個沒有資金的企業會發展成百年企業嗎?這些事情都留給我們自己去思考和決定,我堅信每一次正確的選擇所改變的都是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