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里發(fā)了一條感謝朋友咨詢的信息,引來了好幾個人前來詢問我做什么理財產(chǎn)品,我說我不是做理財產(chǎn)品的,是自己學習理財,小有心得,幫助不懂的朋友入門,也只是單純的利他行為,還出于熱心,向他們闡述了一些理財知識,推薦定投指數(shù)基金,推薦理財書籍,最后都是以一句哦,或者是“我以為有賺錢的理財項目可以投資呢”而尷尬結束聊天。
火種伙伴小七說,理財很多人一聽就會閃人,我覺得理財最主要的是人的思維要轉變,要正確的認識理財,而不是很多人現(xiàn)在一提到理財就說“理財是有錢人才做的事情,沒錢理啥財”。如果思維變了,剩下的說起來才不會有騙子的感覺,不然他們總感覺理財都是騙人的,要么就是跟風投,會損失的更多。
雖然小七也是理財小白剛入門,但是她說的思維轉變,正確認識理財很重要,在我看來理財還是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當你不懂的時候心里就會沒底,感覺處處是風險,理財不是一蹴而就,天上掉餡餅,需要知識的積累,需要方法論,也需要耐心。理財?shù)脑S多操作方法都是有時效性,任何人的成功經(jīng)驗都難以復制,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理財知識和理念,構建適合自己的理財體系。二要實踐、實踐再實踐,理財一定要用行動去踐行,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最后變成黃粱一夢。很多理財產(chǎn)品你要先去用理財知識考量它,查閱背景資料衡量它,然后投入資金去體驗它,通過自己親身實踐得出經(jīng)驗,其中的風險是否是自己可控的。三要看收益更要看風險,如果有人向投資人保證可以輕輕松松取得年化20%至 40%的收益率,甚至月賺30%,那毫無疑問,這一定是騙局。現(xiàn)在層出不窮的龐氏騙局,p2p跑路,就向我們普通老百姓說明不要貪婪,股神巴菲特投資幾十年下來的平均年復合收益率才是23%,而且這已經(jīng)是全世界頂級水準。所以我們這些小工薪們還是穩(wěn)扎穩(wěn)打投資,避免不合理的高收益。
就像今天火種群里討論的,世上哪有躺賺的事情,如果真有躺賺那也十有八九是騙人或者是短命的項目,如果懶得學習,注定會成為別人收割的韭菜,這在股市里尤是這樣,我們向往金錢,但是也要取之有道,堅守自己的原則,轉變思維,堅持自己,穩(wěn)扎穩(wěn)打投資才能走得更長久,賺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