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了解欣賞不同人的才能不同,這一點自己在畢業之后,以及畢業前的一些經歷頓悟過,每個人都有他每個人擅長的地方,不要用自己擅長的地方去面試別人不擅長的地方,也不要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去跟別人擅長的地方去比較。
我有一個同學,他是特別仔細的那種人。我應該看到的是他認真仔細的那一面,而不應該看到的是他放不開心胸總是著眼于細節的另一面。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她是特別聰明的那樣人,我應該看到的是他解決問題的靈活性,而不應該看到的是他弄虛作假,為了業績不擇手段。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特別理想的那種人。生活在想象中我應該看到的是咖啡理想而奮斗為理想而獻身的那種精神,而不應該藐視他,不顧現實就知道為理想而奮斗的情懷。身邊的朋友都給他冠以他是一個情懷的人。
或許我的反思不告訴我應該這樣想。
第二點
認識到社會真正不公平的事情,其實早已認識到這個社會的本質就是這樣子,公平與不公平似乎不由你說了算,一個人做的非常棒,非常好,在這個圈子里或許會得到應有的公平,但也不可能是絕對的公平。
比爾蓋茨站立在世界的角度來看公平,看到非洲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投身于慈善事業。
不過對于公平與不公平,我給自己更好的一個解釋是我自己是否配得上這一個公平。
前段時間我的直屬上司給我的同事一份秘密合作方,而我自己卻沒有,你可能會明白我當時的心理感受,不過馬上自我做調整,我的上次為什么不會給我而是給他。我值不值得上司這么公平的對待我。反思的結果是沒用,
因此,我在不公平待遇中感受到了公平。
馬太效應中有這么一句話,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你有的越多上帝給你越多。你越沒有,它把你擁有的還要拿走。
或許很多人永遠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遭遇了不公平。不過我暫時的狀態還處于,雖然我明白了,我處于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還是比較失望,期待某一天,當我能夠看透的時候,我連失望也不會。
第三點,
讓身邊存在比自己優秀的人。這一點我做得是非常透徹我身邊幾乎沒有給我更次的人了。雖然心里不痛快,但是看著他們比自己優秀,還真的有一種想跟他們一較高下的心緒,因此也真的在不斷的行動,和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