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吃完飯,先坐車來到虎丘,淡季門票40元,兒子半票,這里也有免費的定時講解,我們進去的時間是9:40,服務人員說9點半的剛走,接下來10點有一場,所以我猜測應該也是30分鐘一組。幸運的是剛等了一會兒,有一個山東的旅游團進來了,游客中心就安排了一個講解員去,我們一家三口趕緊跟著人家蹭團去了。據說虎丘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吳王夫差把他爹闔閭葬在這里之后,有一只白虎雄踞在墓葬之上。這一看就是傳說,我猜沒準是夫差怕有人盜墓故意散布的謠言,千百年來也就以訛傳訛了。虎丘里面我最感興趣的是中國的比薩斜塔——云巖寺塔,號稱中國第一斜塔,這一看,嘿,真的是斜的耶!據講解員說,現在傾斜角度為3.59°,我估計應該是地質構造的原因導致塔基下陷,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蘇州可能就不適合修地鐵了。不過誰知道呢,大連原來還說沿海砂質結構不適合修地鐵,現在不也修得挺來勁的。
從虎丘南大門出來,找到了816路公交車坐到何山橋站,步行到了寒山寺。寒山寺雖然地方不大,可是N多個出口,據說比較容易迷路。我們不是從正門進去的,是從自在門進去的,進去之后一眼就看到寒山寺的大鐘樓,在鐘樓前面立了塊巨碑(不是杯具喔),碑頭刻著“乾隆御筆”,碑文正是張繼的《楓橋夜泊》。逛完了大鐘樓又走了一段路才到了售票處,淡季票價20元,還不算很貴,兒童半價。進到寺院里,煙熏火燎的,我一向不太感冒,所以大致走了一圈看看也就罷了。
接下來該去楓橋了,楓橋景區的入口就在我們剛才從大鐘樓到寒山寺廟門的路上,所以寒山寺出來就一定要原路返回了。楓橋的門票是25元,兒童只要超過1.2米一律全票,夠黑的!不過我們買票時售票員還不錯,把兒子的票給免了。楓橋的名聲完全是有賴于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中所說的“江楓漁火對愁眠”,其實指的是兩座橋——楓橋和江村橋,我們就是從江村橋進去的,一路走到了楓橋,楓橋橋頭有一座鐵鈴關,不知道什么來歷。這里還必須說的一件事,楓橋邊上有一座張繼坐姿的青銅雕像,雕像下方清楚的貼著一塊警示牌“青銅雕像,請勿攀登”,但有一對老頭老太領著的一個8、9歲的小姑娘,不只是爬上去坐在了張繼的腿上,還在雕像上走來走去蹂躪著詩人。我們本來想在那里拍照,等了五六分鐘這一家三口都沒有停止的意思,只好沉默的離開了。中國的國民教育從來都是講大道理,卻恰恰缺少了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普通公民,如何把獸性轉化為人性而不是一直像畜生一樣活著。
下了鐵鈴關就是楓橋景區的出口了,出來后要走過一條小巷子才能到大路上,再接著走就到了最初進來的自在門。在自在門那里過到馬路對面找到了公交車,大概2點左右回到了市區,就這樣結束了今天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