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專業打雜15年的報社底層員工,經常被派個雜務去做簡直是應有之義咳。這不是,又有一樁給某項活動整背景音樂的活計找來了,總之就是找些歌曲在活動中來放,一天10小時的量,領導要親臨到場的喔。這個工作也派給了另一個同事,那位同事說工作忙,沒有十動,就果斷拒絕了。但本著做什么都要做好之精神如我,馬上積極利用業余時間,一到家就開電腦,下歌曲,鑒于個人在聽歌還處在偶爾聽聽周杰倫的上世紀,所以果斷按照各種榜單去下,神馬TFBOY、鹿晗、小蘋果,撿著流行的就往硬盤里擱。
高標準嚴要求的按照一天播放10小時,天天不翻頭的標準,以一首歌4分鐘計,一天200首找起,自覺對待此項非本職工作也算給力了,結果,結果一如既往的悲劇,據現場人員反饋,有多首歌曲為領導們所不喜,這個倒是極其合情合理,畢竟編委會的領導大叔們年紀都是40起,讓他們聽流行歌曲聽到耳朵開花這事兒似乎除了不可能還是不可能么。
于是,于是被領導約---談了,找的歌曲要主題高大上,積極正能量,經典常回放,事實上,聽了這話俺心中涌起的首先是唐朝的《國際歌》、崔健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還有汪峰那些扮草根裝屌絲以高喊著我要奮斗為主題的一堆勵志歌曲,當然預計這些歌領導也不會太欣賞,怕是又要被呵呵了。于是果斷開啟懷舊模式,搜過一圈以后發現經典懷舊的主體精神就是“白事會”和“紅五月”,白者,是那些歌曲的歌者大多,咳咳,都已經不在了,羅文、梅艷芳、BEYOND,這么多吧,多一半的演唱都已經成為絕響了。
那少一半呢,“映山紅、金山、天安門”,各種紅色經典,各種老歌,要不是閱兵剛過估計大家在抗日這事兒上有點兒信息過載了,“歌唱二小放牛郎”、“九一八,九一八”都會成為首選噠。就像有改革就會有犧牲一樣,這回犧牲的就是青年弟兄們了,預計他們每天聽著“太陽高,長城長”不會太歡樂咳。那位說廢話說了一車你到底要說啥子嘛,其實只想用一個真實的事例說明:首先:你不可能讓人人滿意的!就好像你每天供應200首歌曲,但這些歌絕不會人人愛聽,個個滿意。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大抵也是如此。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像俺這樣總是希望得到人人認同,事事好評的銅子真的是睡不醒。其次繼續負能量的說: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有結果,很多時候可能你努力了也沒得著啥結果才是正常現象咳。比如說為這個俺找了兩個大容量優盤,就為得替換著方便,不用每天現拷等待。
當然另一方面由此事也能論證出負能量滿滿的“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比如你看同事對領導的要求果斷無視就沒有后面那些事情,一晚上個人休息時間守在電腦前面費神費力的弄了半天,最后也沒人點贊,BALABALA,不行,再說負能量就爆倉了,打住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