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紅杉中國基金在2016年前5個月只投了3個項目,不少知名基金一槍未開。
投資人嘴上說著不懼寒冬,動作卻很誠實。市場上的錢其實很多,最近許多基金募集都很順利。讓投資人放緩節奏的,是時代的交替:移動互聯網紅利殆盡,而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R/VR(Augmented/Virtual Reality,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Blockchain)等技術仍在孕育,機會并不明朗。
大致而言,我們已經/即將遇見三個時代:
2000年~2010年:PC互聯網時代,1998年阿里巴巴成立即有萌芽,此后門戶網站、電子商務、游戲、視頻等行業波瀾壯闊;
2010年~2020年:移動互聯網時代,2008年iphone誕生起即開始孕育,陸續涌現出微信、新美大、滴滴打車、餓了么等超級app,深刻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
2020年~2030年:IOT時代,近兩年二級市場已經開始熱炒,但殺手級應用的出現可能要兩三年后。
當前,種子基金或者激進的機構已經開始布局下一個時代,但大部分仍在觀望。移動互聯網時代真的即將過去了嗎?種種跡象表明,to C領域是的,一方面手機出貨量增速持續放緩,另一方面2015年~2016年的合并浪潮宣告戰斗在許多領域已經結束。但是to B領域仍有機會,傳統的軟件商將產品布在客戶內部,抓大企業、高收費、強調定制化開發、重維護,效率并不高;而現在隨著云計算基礎框架的成熟,創業者將軟件布在云端,抓中小企業、低收費、強調標準化、輕維護,將讓更多企業受益于移動互聯網,并深刻的改變行業格局。
2015年是企業服務的元年。鑒于to B領域的“弱爆發性、強現金流、客戶粘性高”的特點,我們認為接下來兩三年to B領域仍有不少投資機會?;诖伺袛?,我們在最近投資電子簽名SaaS企業——法大大。
在隨后的半年,我仍將尋找對企業服務領域的A輪投資機會。歡迎相關創業者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