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
給他亂貼標簽就夠了。
情商小劇場
公園里,男孩的媽媽讓小女孩把球借給自己孩子玩,小女孩拒絕了。
男孩媽媽很不客氣地說:“這個小姐姐不借給我們玩,她是個小氣鬼,我們可別學她。走,我們去問問其他小朋友。”
小女孩的媽媽聽到了,馬上說道:“這位大姐,借我兩萬塊錢吧。?。坎唤璋?!走走走,這個阿姨真小氣,我們不和她一般見識?!?/p>
這時,男孩的媽媽惱羞成怒:“你這人說話怎么這么難聽!”
女孩媽媽反擊道:“是你先給我家孩子「亂貼標簽」的,她不想把球借給你兒子玩,這是她的權利?!?/p>
不得不說,女孩媽媽的做法真解氣。
而生活中,父母給孩子“亂貼標簽”,可能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叵胛覀冏约?,可能在不經意間,就給孩子貼上“磨蹭、內向、膽小、任性”等各式各樣的負面標簽。
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备改傅脑u價,是孩子認識自己的來源。而亂貼標簽式的表達,傷人于無形,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還很容易摧毀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這些負面標簽,會無形中放大孩子的缺點,只會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就像一道道難以愈合的傷疤,時時刻刻提醒著孩子,“你不夠好,你很差勁。”
尊重孩子
從不亂貼標簽開始
陳丹青有一句話,說給父母聽:“一朵花剛開,別評價,讓它長大、盛開?!?/p>
每個孩子生來有自己的特質,有自己看待生命的方式,有自己對世界的渴望,有自己的生長節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因為孩子一時半會兒沒做好,就立馬用成人的眼光評價他們。
如果孩子天性內心,不敢打招呼,請不要責怪他“膽小”,而是鼓勵他說,“我知道你心里還有點緊張,我們等你下次做好準備?!?/p>
如果孩子調皮好動,一刻也停不下來,請不要責怪他“淘氣”,試著和他玩玩木頭人的游戲,相信他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如果孩子上課聽不懂,作業寫得慢,請不要責怪他“笨、磨嘰”,這個時候,他其實最需要你的幫助和支持,你無條件的愛會激發他的自我內驅力。
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不必心急火燎地去給孩子下定義。而在參與他成長的日子里,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予正面的引導、支持和尊重。學會發自內心地尊重孩子,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只有得到尊重的孩子,才能從容地適應這個世界的規則,發揮自己的優勢,活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
前陣子熱播的親子教育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嘉賓傅首爾陪孩子徐敬凱寫作業,看到他寫得特別認真,就夸獎他說:“你可真棒,你媽媽也一定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吧!”
可凱凱卻低著頭說:“不是的,媽媽只說我不好,她天天說我不好。”
其實凱凱已經是別人眼中的“小學霸”了,但凱凱媽卻非常吝惜對孩子的夸獎。這是因為她擔心表揚聽多了,會讓孩子驕傲自滿。
凱凱媽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刀子嘴、豆腐心,希望可以鞭策孩子做得更好。只是,孩子在一聲聲的奚落和批評中,很難體會到媽媽的苦心。
當凱凱覺得“媽媽說我不好”時,這意味著對于孩子來說,連最親最愛的母親,都不認同自己。長此以往,他就不再擁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難題,也不再相信自己真的能夠做好。
反觀作為嘉賓的傅首爾,在凱凱做作業期間,會給予他正面積極的回應。鏡頭之外的凱凱媽媽這才驚喜地發現,原來孩子可以既高效又快樂地完成作業,并不需要自己一味地反復敦促。由此可見,學會欣賞和鼓勵孩子,孩子回饋給你的,也將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現代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士曾說過,“人內心深切的渴望,就是得到肯定與贊美?!睂τ诤⒆觼碚f尤其如此,來自父母和身邊人的正面反饋,就是一次次的認同與愛。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天地之大,生活之趣味,在心中埋下愛、自信和希望的種子。
讓孩子身處低谷時,擁有直面挫折、觸底反彈的內心力量。
讓孩子體察到來自父母的接納與信任,更有底氣地走出成長的每一步。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引導下,擁有強大的內心,一往無前的勇氣。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亂給孩子「貼標簽」。
試著夸夸孩子吧,讓改變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