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十一世紀出生的孩子,我們并沒有親歷革命戰爭時期的艱辛和風雨,但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先輩的血脈和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歷史,我開始翻閱一些紅色經典。其中,我最為喜愛的是《紅巖》?!都t巖》講述了1948年,解放戰爭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前推進,反革命的最后堡壘重慶正處于全面包圍之中,盤踞在這里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垂死的掙扎,而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里的許云峰、江姐等共產黨人,則同他們展開了一場勝利前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搏斗。
讀著《紅巖》,我不禁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電影《董存瑞》,電影講述了解放軍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通過閱讀書籍和觀看電影,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們的先輩為了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革命先烈們的血肉之軀,曾經熔鑄出共和國的長江大河,他們的家國情懷,已鑄就了新中國的世界地位。對于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來說,我們需要堅定信仰,天下為公,繼承先輩的革命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如那條蜿蜒曲折的長江,在青山綠水之間一路奔流前行,我們也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在紅色基因的滋養和激勵下,一步一個腳印地扎根本土、關注民生、勇挑重擔,鑄就青春華章,創造屬于我們的時代傳奇。讓我們共同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