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經常被人“開玩笑地”去懟你呢?
沒有?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非常幸運,沒有遇到一些口沒遮攔、把嘴賤當直率的人。如果有,那你怎么回應對方呢?
拉下面子罵回去吧,似乎有損形象;一臉涵養置之不理吧,心里又感到憋屈;和和氣氣講個道理吧,別人又把你當傻子。那怎么辦?有沒有一種既可以回擊對方,而又能夠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應對方法呢?
當然有!那就是提高你口才的應變能力。
舉個例子。
A:小丑先生,看來你很受觀眾歡迎嘛!
B:還好,謝謝!
A:做一個小丑,是不是一定要像你這樣,長一張又蠢又丑的臉,才會受到觀眾歡迎呢?
B:你說的很對。要是我能有一張如閣下這樣的臉龐,我準能升職加薪。
云淡風輕,泰然自若,四兩撥千斤,這就是應變口才的魅力。
應變口才,一定要建基于我們的應變能力。所謂應變能力,就是遇到突然情況的時候,我們能夠果斷迅速地采取相應的方法和措施來對付的能力。而語言上的應變,也是應變能力的展現方式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我們上臺演講,還是跟別人閑談聊天,都很容易在這個說話的過程里,出現一些對我們不利的因素,從而把我們置身于被動,陷入尷尬窘迫之中。
對于這些言談期間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意外,諸如聽眾的提問,挑釁者的發難,甚至是自己無意中的小失誤,如果我們能夠快速成功應對,那我們就可以將這個意外輕松化解,變被動為主動。
所以學習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你的口才才能夠錦上添花。
應變口才的基本組成
可以看得出,應變口才的組成,就是先有穩定的心理素質,不被突發情況影響到自己,然后銳敏地意識到需要做出應對的地方,最后運用思維能力,幫助自己快速反應。
這三者缺一不可,既相互影響,又彼此互補。因此,提高我們的應變能力,就必須要從這三點著手提高。
打造穩定的心理素質
處變不驚,從容不迫,是穩定心理素質的必要條件。
試想一下,當你看到一只老鼠在你腳下走過,你嚇得整個人都蹦跳起來,大呼小叫的,你認為你還能繼續掌控到當前的局面嗎?
恐怕不能吧!
因為你的思緒已經受到外界的影響,全身上下的注意力根本無法聚焦在當前的問題上。任你再努力修補,在一些稍縱即逝的場合里,你已經錯過最佳的反應時機。正如你當場被別人嘲笑了,尷尬得不知如何反應,直到兩天之后,你才再跑回去找對方算賬,這是不是已經為時已晚呢?
所以穩定的心理素質,對于應變能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根基。想要提高自己心理的穩定度,你必先要具備兩個條件:一,遇事沉著冷靜;二;舉止張弛有度。
“遇事沉著冷靜”很容易理解了。如果你遇到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都那么容易亂了陣腳,慌了方寸,我保證接下來你的行為就是“不知所錯”。情緒跟我們的思考系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情緒會影響思考,思考會帶動情緒。你的慌亂,只會阻礙你轉動腦子。
而保持冷靜,就是為了讓我們騰出思考的空間,以此想出應對的方案。否則你忙著驚慌失措,你的大腦根本沒有空余的位置用來思考問題。
因此,懂得調控自我的心理,對于保持冷靜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遇到突發狀況,你一定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能慌張,不能驚恐。就算你真的覺得非常緊張,你也要刻意保持鎮定,硬要裝也要裝出來。只要你這樣做,我們的大腦就會錯以為我們“一切安好”,從而不會讓我們失去理智的思考。
也就是說,我們要可以訓練我們的行為舉止表現得張弛有度,既不能驚怕得蹦蹦跳跳,也不能興奮得手足舞蹈,至少不能在一些需要我們冷靜應變的場合要這樣做。
為什么成熟沉穩的男生和優雅大方的女生,永遠都舉止得體呢?這就是原因。
想一想我們認識的那些知名男女明星,他們在出席活動或者接受訪問的時候,是不是都表現出這種特質呢?我們很少看到他們的行為舉止有過多大開大合的表現。因為這樣的做法,一來保證了他們不會容易出糗,二來讓他們保持一個冷靜的狀態,隨時應對周圍的情況。
當然,豐富自己的閱歷,增強自己的學識,對于提高我們的心理素質也有很大的幫助。畢竟你經歷多了,你就會見慣不怪嘛,自然就不會被突然狀況嚇到了。但是剛開始鍛煉心理素質時,我們學會去掌控自己,也能逐漸提高的。
培養敏銳的洞察力
遇到突發狀況,作為一個懂得應變的人,至少會敏銳地意識到這個狀況應該要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
例如聊天的時候,突然陷入冷場,你的大腦肯定會有給你發出一個指令,暗示你“遇到情況”,這時你就知道應該要說些話來填充冷場了。或者你在臺上演講,突然說錯了話,念錯了名字,你的大腦肯定也會給你發出暗示,這時你就要迅速糾正錯誤。只要這個情況對你的心理造成影響,你的大腦肯定會意識到的。
意識到了,如果你不想自己繼續難受的話,你肯定要立刻作出反應。而作出反應,就需要我們主動去掌控了。也就是說,當你遇到這些突發狀況,你一定要根據時間的緊急與否、場合的正式與否,和人際關系的深淺等因素,有意識地主動去思考解決,采取適合的應變措施,而不是一味被動逃避。
對于應變口才而言,你想要應對難題,不管是被別人挑釁也好,還是遇到冷場造成尷尬局面也罷,你必須要對語言保持一定的敏銳度,至少懂得怎么運用語言來幫助自己化解難關。
正如文章開頭那個例子,當A說出“是不是一定要像你這樣,長一張又蠢又丑的臉”這句話時,如果你對外界的感受反饋力強的話,你的大腦肯定會意識到這句話是針對你的諷刺。這時,你就要主動去思考這個狀況,做出反應。而應變口才的反應,當然就是指用語言來做出應對措施了。所以你對語言的運用,要具備一定的敏銳能力。
而對話這個例子,B的反擊是根據A的語言邏輯做出應對的。換言之,B先假裝認同了A“長得丑等于受到觀眾歡迎”這個前提,然后才引申出“我要是有你這張臉,肯定更加受到觀眾歡迎,升職加薪”。為什么擁有你這張臉,就會升職加薪呢?因為,你比我長得還丑。這是一個沒有表明的隱含結論,暗藏在B的言語里。只要稍加思考,誰都領會到這個結論。于是B的回擊,就可以暗諷的回罵對方了。
所以,提高自己對外界感受的反饋力,和增強自己在語言這方面的敏銳度,可以更好地作出反應。否則被別人嘲笑了,你還一臉歡喜地以為別人稱贊你。
上面這些遇到突發狀況的事,只是屬于被動意識,我們的反應是根據外界的波動而采取應對措施的,當然還有自己主動反應的情況。很多搞笑幽默的言談,基本上都是屬于這一類,主動去逗樂別人。
給個訓練題,當你看到“謝雄根”這個名字,你腦海會出現什么樣的反應呢?要是想不出來什么,說明你還是一個很單純的孩子哦!
而對語言非常敏銳的人,就會立刻做出反應,以此來開玩笑:這個是一個很霸氣的名字,每次跟別人介紹自己時,一開口就把自己身材的特點展現出來了。大家好,我是雄根,姓謝。
這就是主動應變的例子。
除了提高自己這種對語言運用的洞察力之外,還有一點是跟與這種敏銳度有關的,那就是你的思維能力。
多維度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對于我們能做出什么樣的反應,起到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如果說,文章開頭那個例子,是邏輯思維的作用,而上面名字那個例子,就是聯想思維的作用,那么面對其他突發狀況時,我們其他的一些思維能力,也會能夠幫助我們做出相應的反應。
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做出的反應,不一定是基于一種思維能力上面,也可以幾種思維綜合運用所產生出來的結果。
這些思維能力,對于解決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問題,都各有用處。平時我們養成自己善于思考突發事件的應變習慣,可以讓我們的思維保持活躍的狀態。總之遇到事情,都主動想一想,自然保持思考的慣性了。
法國思維心理學家愛德華·德·波諾,把我們用于處理應變情況的思維,分為“垂直思維”和“橫向思維”兩種。
垂直思維,就是縱向型的思維方式,正面直視事物的客觀現狀和發生的變化,直接面對矛盾,不回避焦點。例如別人罵你長得真丑。你垂直思維的回答就是:你才丑,你全家都丑,你祖先都丑爆了。
而橫向思維,就是要求我們避開問題的正面,從多角度入手,不斷從一條思路跳到另一條思維;對事物的不同側面進行分析,然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應上面的例子,別人罵你長得丑,你橫向思維的回答結果就是:真替你將來的伴侶感到擔心,跟你接吻的時候,總會被你這個口臭熏死!
這兩種思維的區別,就是垂直思維是分析性的,橫向思維的啟發性的;垂直思維按部就班,橫向思維則靈活跳躍。前者死板,后者則充滿創造性。
在實際應用當中,這兩種思維方法可以交叉運用,穿插調動,根據外界的情況,針對性的應對,這樣才可以全面發揮我在上面列出的那些思維的能力。例如衡量了時間、環境、人際關系這些因素后,別人罵你丑,你直接回罵對方丑,也許更有效果。
當然,這需要一定的練習量,才能夠對此深有體會。
接下我提供三種非常有效的鍛煉方法,可以提高我們快速的思維能力。
無論如何,記得鍛煉哦。
只要你的思維敏捷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你就會擁有良好的“應急口才”,這種本領在各種場合都有用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突然面對的尷尬情況和某些不善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