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廈九九
距離畢業后的第一個五年,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我一直拖著沒做。因為太過重要,總想著找一個最理想、狀態最好的時間來進行。這件事就是回顧過去五年的歷程,設想未來五年的生活。
回顧過去五年,是要清楚地看看,這一路走來的脈絡是怎樣的?哪些是轉折點?哪些做對了?哪些本可以避免?目的是幫助自己更好地規劃未來五年。同時想想五年后你成為什么樣的人?過什么樣的生活?那么大致就能得出,未來五年努力的方向和要做的事。
為什么是五年?而不是兩年、三年。因為兩年、三年太短了,八年、十年變數又太大,你很難看清楚。五年的時間通常會越過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進入下下個階段。畢竟從戀愛到結婚生子往往也用不了五年。
——
知乎大V采銅在《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一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人如何對待他的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
如何對待時間,離不開我們階段性的規劃。我們所做的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三年計劃、五年計劃等各種計劃,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決定了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時間。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當我們真正去思考和審視自己人生的時候,很難有人不去規劃自己的人生。事實上,我們沒辦法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們能規劃的,只有自己的時間。
有時間規劃和沒有時間規劃的人生真的差好多。有自我規劃的人,對于現在和未來的掌控感會很強,也更有可能朝著理想的目標去靠攏。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說。
——
回顧自己過去的5年:
2012年 7 月 ? 入職一家地產公司
2014年 5 月 ? 跳槽到一家更大的地產公司
2014年10月 買房
2014年11月-2015年1月 ?離職休養,開始跑步
2015年2月- 4月 ? 備考,參加公務員考試
2015年5月- 至今 ?轉行進入一家體育旅游公司工作
2015年10月 ?買車
2016年12月 ?結婚
2017年 7 月 ?成為準媽媽
2012年畢業那會兒,我和男朋友的規劃是:三年內買房買車,然后結婚。從以上的回顧來看,基本上是達成了目標。但在職業上的規劃,我是從2015年才真正開始的。在此之前,我做著一份自己不太喜歡、甚至大部分時間都挺痛苦的工作。
轉折點是發生在2014年11月,因為在地產行業長期加班,加上累積的精神壓力,讓我生了一場大病,身體和精神都垮掉了,沒辦法工作,只好辭職。那段時間是我覺得最痛苦、最黑暗、最迷茫的日子。但痛苦使人成長,黑暗逼人造出光亮,迷茫催人思考。
辭職期間來我嘗試過考公務員,還好沒有考上(因為自己內心并不真的想成為公務員,只是權宜之計)。備考期間,為了改善身體和精神狀態,我開始每天跑步,每次6-10公里,從逼著自己堅持到不跑不爽的熱愛。2015年4月考試失敗后,我于次月進入了一家體育旅游公司,從事和跑步相關的工作,而此前在地產的工作經驗也都沒白費。
成功轉行之后,我才真正認識到,做適合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歡的工作有多么重要。一方面每天的工作很容易讓你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有時間去培養自己的愛好、去想去的地方旅行,不再是苦大仇深地賺一份辛苦錢。當然,這也和那場大病讓我的心態發生很大轉變有關。
我開始規劃自己的時間,每年給自己制定關鍵詞和夢想清單。
2015年,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依然堅持跑步。
2016年4月我開始寫文章,從最擅長的讀書筆記和干貨開始,也寫議論文、散文、小說,在簡書上竟也寫了20萬字。
2017年我開始靠寫作賺些外快,在寫作方向上也有了聚焦。同時也聚焦幾個領域做主題閱讀,修習身心靈和佛學。
對于生活的節奏: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生子,什么時候該快,什么時候該慢,我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計劃,而這些也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著,這種對時間的掌控感讓人從容舒展,不急不慢。
在職業方向上,我也經歷了從熟悉行業,到尋找自我定位,再到聚焦方向的摸索過程。對于未來五年的規劃,心中已多少有些概念。
——
從上述回顧可以看出,我是從2015年,也就是畢業近3年了,才開始對自己的生活和職業以年為單位進行規劃的。盡管這樣的規劃因為不夠長遠顯得有些零散,但在這些規劃下的具體行動,也讓我慢慢堆疊出了生活的豐盛和個人的一些優勢。
相比于2015年之前,我的生活里只有工作,沒有其他任何規劃,所以結果也僅僅是積累了一份工作經驗而已,沒有其他的可能。如果更早一些規劃呢?
事實上,生活中豐富的枝丫,會幫助你的工作更快地向上生長,而眾多枝丫中要有最強壯的一根也至關重要。
咪蒙曾在文章中說,“以前當記者的時候,我采訪過很多很多人,最真實的感受就是:每個行業最紅最厲害的人,才華、努力、人脈、方法,至少某一項有強大的過人之處,基本沒有例外。”
如果你想走出自己希望的人生,做一些有價值的事,那么以五年為期,為自己制定一個長期目標,并為之做出持久而堅實的努力就很有必要。同時你還需要好好思考:如何通過一點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鍛造。
真正厲害的人,能沉下心來以五年為期,去鍛造一項強大的過人之處。因為時間夠長,不會急于求成,心浮氣躁;因為有了長遠目標,也不會目光短淺,渾渾噩噩。
——
那么,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五年呢?想想自己五年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對五年后的自己提問:想想五年后你會干些什么,過什么樣的生活?
在你的腦海里描繪一下你的“五年設想”。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來構想遠期未來,把時間拉進到眼前,使未來鮮活生動起來,畫面越清晰越好。這有利于從實施的角度去具體設計實現未來的方式。
然后,記住你頭腦中的畫面,最好把它寫下來,并且要把這種愿望滲透到“潛意識”。就是說,“無論如何一定要這樣做!”人只要有了這種堅定的意愿,愿望就會變成行動,朝著實現愿望的方向前進,那副場景就很有可能變成現實。
但是,這必須是強烈的愿望,而不是隨便想想。“不管怎樣,無論怎樣,一定要這樣!”這種由強烈的意念支撐的愿望或理想,才能真正“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僅僅有了前進方向和強烈的愿望還不夠,還要拼盡全力,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說努力和拼盡全力之間有什么區別,那就是,當你努力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已經拼盡全力了。當你拼盡全力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而我,深知自己很多愿望未能實現,是因為還不夠努力,就別提拼盡全力了。
最后,回到五年規劃上來。其實規劃的意義在于,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職場工作,都請將自己投射到未來,從未來回過頭來看現在的位置,用未來去決定現在的行動,塑造現在的狀態。唯有這樣,才能離理想的未來越來越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