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的背后真正教會我們的,是如何做人。
很多人一看到“銷售”這個詞,就會本能的想到“賣東西”和“推銷”,甚至本能的捂緊了錢包。
柴犬叔叔本來也和很多人一樣,并沒有覺得“銷售”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關系。直到有一天讀到了一本書,顛覆了我對銷售的觀念。這是一本乍看起來很普通的書:
《The Sell: Secrets of Selling Anything to Anyone》(銷售:如何把任何東西賣給任何人)。作者是紐約的皇牌地產經紀 Freddrik Eklund。(下文簡稱Fred)
很少見到關于銷售的書籍,能登上《紐約時報》在內的各大媒體的熱門。每次經過書店,我都能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這本書的封面。
對書很挑剔的柴犬叔叔心里就不解了:一本銷售的書籍,憑什么可以霸占各種熱門?作者不是聲稱可以賣掉任何東西么?那就先讀兩頁,看看作者如何說服我買下這本書。
不到半個小時,柴犬叔叔就在書店樓下排隊結賬了。
這本書的大部分篇幅,寫的竟然都和銷售無關。
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銷售書籍很多,都推銷著所謂的獨家“秘密”和“套路”,迎合那些急功近利和速成的大眾。而讀《The Sell》這本書,感覺像是作者在和你對話,讀完心里又無比的溫暖,充滿正能量。
原來最高境界的銷售, 就是讓你時刻感覺如沐春風。
作者Fred并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在瑞典的一個普通家庭出生長大。年輕的時候他來到了紐約,勵志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他從每天只能賺40塊的街邊三明治開始賣起,白手起家,一步一步成為了紐約市常年銷量最高的地產經紀。在紐約這塊地產行業競爭殘酷的土地上,一手建立了自己的地產帝國和商業帝國。
在一個美國夢越來越難實現的年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就得重新定義“銷售”這個概念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我們做的工作和銷售有沒有關系,我們每天其實都在銷售自己。
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品牌,而我們每天都在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口碑。無論是去面試,約會,和家人相處,還是結識新的朋友,我們本質上都是在推銷自己:展示自己的外在魅力和內在美,讓別人感到舒服和信賴,更樂意和我們相處。
一個擅長銷售自己的人,本身一定是一個充滿了魅力和受人歡迎的人。這樣的人也更容易收獲幸福的家庭,愛情和友情,和事業上水到渠成的成功。 ?
而一切的基礎,首先是成為真實的自己。
Fred在書中寫道,我們每個人面對自己最大的痛苦,就是太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壓抑和隱藏真實的自我。
他曾經因為自己的職業選擇和同性戀的性取向,一度過得非常痛苦。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和家人的失望,他一直隱藏著真實的自己,和大多數瑞典人一樣去上大學、工作、交女朋友。按照家人期待的那樣,過著瑞典典型的中產平靜的生活。
但是真實的他,內心向往著一個更大更自由的世界。
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摧毀了Fred苦心經營的公司和他平靜的生活。突然間失去了所有的他終于意識到,這樣的生活終究不是自己想要的,是時候重新面對真實的自己了。
于是,在周圍人一片詫異的眼光中,他堅決果斷賣掉了自己的公司,結束了自己的感情,收拾行李。他宣布要一個人去紐約創造新的生活,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在出發之前,他終于鼓足勇氣,告訴了家人自己真正的性取向。短暫的沉默后,他的父親溫柔的說道:Fred,你是我的兒子,無論你喜歡誰,我們都愛你。
他一瞬間如釋重負,淚如雨下。他終于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選擇自己的夢想和愛情,再也不用掩飾和擔心別人的眼光。從這一刻起,他才深深的感覺到,做真實的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他在書中寫到,一定要努力做真實的自己,并真誠的展示給身邊的人。
生活中那些事事違心和偽裝自己的人,往往是壓抑和不幸福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你會發現別人的眼光并不重要,世界更愿意擁抱一個真實的你。
而因為正是你的真實,才能獲得這個世界人和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基礎——信任。
無論真實的我們是什么樣的,我們都要敞開心扉接受自己喜歡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自信的展示出來,讓別人深深的記住你。
那又如何讓別人喜歡你呢?
首先你得做一個有趣和有故事的人。畢竟誰也不會對一個無聊的人感興趣。真實而又有趣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自帶聚光燈。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玩的開心是我們每天的任務。而當我們長大后,卻反而失去了尋找快樂的能力,變成了一個無聊的成人。Fred希望我們都能保留一點童心,擅于發現生活中樂趣。
他留意到,身邊很多的成功人士都是非常有趣的人。他們有著自己的特長,談笑風生,聊天時常還爆料一些幽默的故事,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小惡趣和小毛病。他們活像一個個的大孩子,對生活和他們的事業充滿了樂趣。
而當一個人在自己的事業中找到樂趣和激情,樂此不疲的話,想不成功都很難。
在成為一個有趣的人的同時,更要學會隨時把聚光燈打到別人的身上:
要關注別人,發自內心的對別人感興趣,發現別人心中的快樂。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里舉過一個例子。紐約電話公司曾經做一個研究,想找出電話聊天里哪個字最經常被使用——結果這個字就是“我”。在500次電話聊天中,“我”這個詞被用了3950次,大家聊起天來滿嘴都是“我”“我”“我”......而當我們看到合照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第一時間也會先看自己的臉。
關注和表現自己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先對別人表示感興趣,他們又怎么會對我們感興趣呢? 這個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忽視了。
如果我們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是不斷的在別人面前,想通過表現自己來使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話,我們將會失去很多成功的機會和真誠的友誼。
Fred每次無論是見客戶還是朋友,都會從心底里關注別人。他總會仔細觀察對方的穿著、神態,和他回憶里的每一個小細節,并賦予由衷的贊美和關懷:
“你今天的裙子顏色真好看,簡直是夏天的一抹亮色” “你皮膚的小麥色看起來棒極了,告訴我你上次旅行精彩的故事吧” “今天的你簡直容光煥發,可以和我分享一下有哪些開心事嗎”......
從贊美開始的對話,總是充滿著愉快和友好的氛圍。但是贊美和阿諛奉承不同,贊美一定是真誠的,來自一個美好的內心。如果一味的說違心話,你的表情和內心一定會不經意間出賣你。
無論是誰,只要我們在心里為他們打上聚光燈,總會發現別上身上那些閃光的東西。
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Fred是一個很棒的觀察者和聆聽者。他會仔細觀察別人說話時的的情緒、表情、肢體語言和語氣,認真傾聽對方說話的內容,不斷的收集信息和提供反饋。
他絕不會輕易打斷他們,但是在關鍵的地方他會接住話題,很主動的表達他的想法。他的許許多多成功的地產交易,就是在客戶興高采烈的說話中,順利輕松的完成的。
畢竟,誰不喜歡痛痛快快的說話,還有人聆聽呢?
讓別人舒舒服服的說話,是一種涵養和大智慧。
而對別人感興趣,能做到真誠的贊美,認真聆聽的人,無論到哪里一定會受人歡迎。這樣的人無論銷售的是什么,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喜愛,是非常自然而又輕松的一件事。
就像Fred在書中所說:
歡笑是暫時的,但快樂卻是內在的,而關懷就是隨時發現別人內心的快樂。
所以說學習銷售,本質上是學習如何做一個更優秀和更有智慧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品牌,每天都在生活中銷售著自己的口碑。想要受歡迎和獲得別人的信任,我們要勇于展現真實的自我,做一個有趣的人。更要學會時刻關懷別人,對別人真誠的感興趣,做一個贊美者和聆聽者。
這就是《The Sell》這本書的第一章和我們分享的故事。它沒有教我們任何華麗的銷售技巧,只有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人。
愿我們都能做一個真實,有趣,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