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當你碰到一件很棘手很難解決的問題時,總是不知所措,面對問題急得跳腳卻沒法作出任何行動?
這個問題還能換個特別好的類比:
當你遇到一扇被鎖著的門,你應該去哪里找鑰匙?……顯然不應該是只盯著鎖頭看,是吧?
如果鎖孔里插著一把鑰匙,那鎖就等于是開著的,不是嗎?之所以打不開那扇門,就是因為它是被鎖上了的,而開那個鎖所需要的鑰匙,一定在別的什么地方??!
當我們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那是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它就好像是個被鎖上了的鎖頭,那么解決方案就像是鑰匙一樣,一定不在鎖孔里插著,一定是在別的什么地方??!所以,當我們嘗試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只盯著問題看,盯著問題想,盯著問題找解決方案,通常只能是以無奈告終!
我最近就遇到一個問題,小兒目前上小學二年級,各方面都不錯,但就有一個問題,他的字寫得特別爛,用“爛”這個字形容真的一點都不夸張。
對他的教育我一直奉行放養式原則,上小學前沒讓他寫過字,也沒上幼小銜接課程,所以進入小學,寫字一直是他的短板。
為幫他解決寫字的困擾,我想了很多辦法:
1、盯著他寫,寫的不好擦掉重寫。當過家長的都會知道這種方法有多low,孩子后來為了逃避被我盯,往往在字校就完成了大部分作業,回家只做些背誦聽寫的作業。
2、獎勵法。對寫的好的字獎勵紅星,有時他的作業我在家里對他進行紅星獎勵,但第二天他的作業依然會被老師通報批評,孩子對寫字越來越失去耐心。
其實,我的這些方法都是盯著問題想辦法,所以收效甚微。最近我突然發現,孩子的握筆姿勢很成問題,我們都是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筆,下面還要用中指托住,但他只用了拇指和食指握筆,中指沒起任何作用,我試了下,這樣的握筆姿勢寫字手會特別累,難怪他會逃避寫字!
于是,我調整了方向,在網上找來正確握筆方法的視頻,每天讓他看一遍,再不斷示范給他看,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調整,現在字比以前有了些進步。我打算用兩個月時間,只專注讓他養成正確握筆這一個習慣,我相信書寫難題就不是問題了。
也就是說,當遇到問題時我們要調用元認知能力把注意力從問題本身移開,去別的地方找鑰匙,問題很快就能找到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