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古佛伴一生不負如來不負卿
1
山林幽靜,月色如皎。午夜兩點,窗外儼然是一片沉睡的景象,庵里也幾近死水,不曾有那么一點波瀾。遠處傳來幾聲蟬鳴,在這空山之中越發靜了許多。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夜幕中,傳來女人不受驚擾的低聲淺唱。循聲望去,不是太為明亮的光,在夜色中,火苗輕輕隨風搖動著。仔細看了一眼,還真是一眉目清秀的女子,著一素衣,在淡然的點心燈。
“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靜塵,安靜于山林,忘卻于紅塵,這一晃與世隔絕也有近兩個年頭了。
打從下定了決心舍去這塵世,這世間再也不曾有女子清玥,而是小師父靜塵。
靜塵所在的尼姑庵,名為“寧佛庵”,坐落在1500米青山上,四周全然是綠綠蔥蔥。由于地處山的背面,并不靠近主路,不太易被人察覺,當然也愈發安靜。照理說,在現今社會,還能拋卻一切,沉迷于山林,安心修行的人,已然不多了。現代人多的是浮躁與名利的追逐,怎會舍得拋卻了塵世?
然靜塵不同,是特意到此地修行來的。兩年了,時間帶走了年少輕狂,帶走了清玥不諳事事的青目,也在這幽幽山林中,沉淀了冷暖自知。
每天凌晨兩點,靜塵便起身點心燈。忙完,再睡去;不多時,又起身,為眾位師父做早餐。早餐后,便是打掃庵里的院落,完后,跟她的師父念念經。正午,又和她的師兄們一起張羅午餐。午餐后,可小憩,然后又是各種雜事的忙碌。
兩年了,春去東來,四季無雙;兩年了,心安靜的,猶如午夜幽靜的山林。每逢下午四時,靜塵最喜歡坐在院落中,泡一杯清茶,讀讀經文,偏要痛苦時感悟經文,欣喜明心前行。 行路就是這樣一段又一段的突破,前進,再突破……
“每每認識陌生的自己,發現未知的自己,回歸真實的自己,慶幸此生若此,此情若此,此境若此。
“靜塵,你還怨嗎?”一天的靜坐,師父問她。
“不怨了,心靜如水。曉我前三十年覽盡紅塵苦,這余生伴古佛,也當是此生了”,靜塵不驚不擾的回答著。
師父看著她,猶然記得兩年前,一女子披頭散發而來。滿是委屈的跪拜在她的面前,“師父,請您為我削發。”
女子一臉的清淚,滿是懇求。“你為何?”師父頗為不解。“為情,看見了世間悲歡離合,我跟父母已商量妥當,愿余生執掌佛燈。”女子依舊是跪地不起。
“師父,我苦了前半生,這余生不想為世事所煩擾,看破了”,師父念其心堅,也便收了清玥,賜名為“靜塵”。
2
在現今社會,誰還會跑去修行,出家為尼,一定會被人戲稱是“瘋子”。清玥,就是如此。
父母勸,周圍朋友各路勸,“你是不是瘋了,怎么有了這念頭,如果想旅行,直接去旅行,干嘛一定要出家呢?”
清玥不語,只是漠然而堅定地說,“我打定了主意,對這塵世也沒什么可留戀的。生性如此”,已孑然一身了,還有什么不曾放得下。
清玥,本是只身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整整十年,說不清多少苦和累。旁人,有爹媽好歹能靠靠,她呢,只身一人。在這十年里,可謂是嘗盡了這世間辛苦,沒日沒夜地干好幾份工。
錢,她只想著掙錢,腦子里滿是錢。“興許有了錢,在這個城市也算是有家了”,她用了十年時間,組建了自己的團隊,買了車和店面。
當生活開始以常態回饋于她,他卻出現了。他,疼惜她,許下承諾,“以后有我在,你不會再像之前那么辛苦”,都說在愛情里的女人是傻子,清玥什么都篤信于他。
清玥開始像個小女人般,卸去了自身的偽裝,她骨子里還是個小女人的。
女人一旦在愛情里輕信一個人,悲劇就俏然間發生了。
兩個人在一起一年,本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她的男人,她深深愛的男人,拿著她的錢和人悄然不見了蹤影。
清玥滿是憤懣,她搞不清楚為什么,“不就是想要一個家嗎?怎么連錢一塊都給卷走了呢?”朋友聽聞此事,大罵,“渣男,MD,報警抓他。”
“抓他,拿什么抓他呢?錢是我取出給他的,本是去付房子定金。我信他,怎能不信他,他是那個承諾要給我一個家的人。我沒想到,他只是 為了我的錢”,清玥怒吼著,撕心裂肺,她不懂,人怎么可以如此,對自己最愛的人也可以欺騙。
3
那件事發生后,清玥就不再是之前的清玥了。每日里靠抄錄《般若波羅蜜心經》療傷,情深之處,總是無盡的淚水,訴說著往日的情與傷。
一晚,清玥抄錄完心經,腦子一陣發熱,“倒不如出家為尼”,她看了看房間里,沒什么東西留念。“這么些年來,原來我一直是一個人,也好,了卻了此生。”打定了主意,她就開始留意著哪里有安靜的地,修行。
朋友得知她要出家,儼然以為她瘋了,這又不是幾百年前,出什么家呀,受了情傷,再找個男人不就行了。
“不是不能找了,而是不想找了。我突然這一段時間,我已然不知道愛是什么滋味了。我是人,竟然連何為‘愛’都不曾感覺得到。我以為我會哭,可是現在連哭是什么滋味,我都不知道了。我不知道還有什么可以寄托?也許唯有佛家青燈了。”
朋友不語,滿是疼心的看著清玥。這是一個如此好的女孩,竟會被這世事這么到了此地步。
清玥去庵里的那一天,她的朋友全然素衣,為她送行。
“覽盡紅塵苦,余生伴古佛。青燈映殘影,燃盡前塵事。”
人吶,被傷害過后方才知溫柔和慈悲的美麗。清玥也是如此,然這時間已然沒有了清玥。
4
近日和朋友聊起靜塵,朋友說去庵里看了她一次,氣色很好,儼然出塵了。
“此時的她,也算是隨了心愿,最好的樣子”,其實她的感情也沒什么可失望的,每個人的選擇,一旦失敗了,就得為此承擔后果,包括已逝的愛情。
一盞青燈伴古佛
半為修行半入魔
紅塵笑看破此生
愿長伴青燈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