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發憤的草莓
我一直都在寫理財的文章呀,只是大家都沒有發現吧。
其實,個人成長就是一筆無形的資產,那些30多萬為您成長省時省力省心的文字,不就是在為你提升財運嗎?
不過,這次冠以“理財”之名,是真的要來聊聊關于“理財”的事。
我知道你們會眼前一亮,就像以前辦線下分享會時,關于“理財”的那一期就是聽眾最多的一場,而且主動報名作為分享者的數量也超過我的預期。
可見,但凡有理財的內容,小伙伴們會默默地關注,或者會翹首企盼,想著最好能夠支招助您一年致富,變成高富帥或白富美最好。
如果有這神功夫,我估計已經被拉去巡回演講,不可能有時間等到兒子睡了,才坐在這里碼字。
既然大家進來看了,那我也會誠意滿滿地說一說,所以這一系列打算寫5-6篇文章,感謝各位來捧場。今天是第一篇。
一、哪里吹起“理財”風
這次突然轉念把“理財”的思考搬上公眾號,出于最近的觸動。
2個月前,80多歲的姥爺不慎摔倒,接受了換股骨的大手術,至今還需住院,仍然無法下床走動。媽媽和舅舅們幾個兒女已是年過半百的歲數,輪流到醫院護理,兩個月下來身心疲憊,住院的醫療費各方面是不小的開支。
去醫院看姥爺,每次都特別糾心。隨后這段時間,一直思考著人生遇到這樣的事情要如何應對。
特別是對于像我們這種無背景、無靠山的工薪階層,又恰好是中國唯一一代獨生子女,以后上有4個老人,下有2個孩子,經濟壓力著實不小。
將來如果老人抱恙住院,光是夾心層夫妻兩人輪流去醫院日夜照顧,沒一個星期可能就吃不消,心有余而力不足;這還是夫妻兩人和老人長輩住在同一城市的,如果是異地呢,沒辦法把老人接到大城市,自己又剛好是領導層,可以輕輕松松請這么長時間的假期離開單位回家嗎?各位有沒有想過。
這時候,如果有點“財”墊底,起碼可以找個雇工幫忙輪流照看,讓人放心的雇工也不好找,想著找個價高點的起碼服務會好些;如果有點“財”墊底,異地的情況也可能解決,把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母接到身邊,方便自己盡孝。
可是“財”哪里是說來就來,肯定是需要一點精心謀劃,通過“取之有道”的方式來實現“君子愛財”。
倘若能通過理財知識,根據家庭情況做一份更為細致的理財方案并持續推進,我想可以為生活多一些基礎保障,少一點慌亂手腳。
二、哪里來的少談錢
君子愛的“財”,理財的“財”,實質講的主要是“錢”。
聽這個字,就好像空氣里彌漫著銅臭味。特別是每天嘴里滿是“知乎者也”的讀書人,把“錢”掛在嘴邊好像俗不可耐。
這也是長久以來的觀念,不好意思談錢,于是許多人的“財商”水平都處于還未啟蒙的狀態。就連父母那一輩都是如此。
這怪不了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里,父母處在計劃經濟的時代,思想趨穩、趨安全,覺得錢要存在銀行拿定期利息才放心,甚至有的只想放在家里才妥當。
大多數的他們沒有做太多長遠的財富規劃,缺乏商機意識、投資意識,不知道如何把手中的現金流盤活起來。
所以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他們很難傳授“財商”知識給我們。父親直到我高中時才點明道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然后呢?至于怎么整,也沒法拿出點私家錦囊或具體指導。
或許他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
年輕時工資不多,抱著“沒錢沒法理財”的想法,時光就這么過去了;
等到年紀大了,也就那樣,有一份工作安安穩穩過一輩子;
等到退休了,想著靠退休工資、一碗清粥一盤咸菜地過日子,不求大富大貴,把“知足常樂”掛在嘴邊。
于是,理財的事沒有提上他們的日程,誰知道這歲數理了會有什么風險呢。
現在的形勢和父母當年的不同了。如果我們還是沿著老路走,肯定要吃虧。倘若我們還不怎么懂得閱讀書籍,獲取信息,在理財這方面就會一直原地踏步。
這不是辜負了一個理財的美好時代?
三、哪里來的美好時代
說是美好時代,并不一定是意味著極其容易獲取巨額財富,更主要的是指這個時代給金融界輸入全新競爭力,也給我們平民老百姓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項。
在“互聯網+”去中心化的魔力之下,銀行一家獨大的形勢正在悄然變化,基金、理財產品、p2p等等變幻出更多選擇,買賣只是一瞬間和幾個密碼的事情,就看你是否有慧眼之識別力。
許多理財知識可以免費從網上進行查詢和學習,那些高手大牛也愿意把經驗無私地拿出來分享,就看你是否有用心汲取。就像微信公眾號的到來,可供閱讀的高質量信息太多。只是它們有時候會藏在山窮云起處,要我們睜大眼睛去發現,剔除不新鮮的“雞湯”。
即使沒有牛人指教,關于理財的優質書單也是唾手可得,眾多前人的思想智慧就存進你的電子閱讀器里,就看你有沒有時間讀完,并且實踐回顧,疊高自己的知識堡壘。
這要感謝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17年前,上網僅僅只能瀏覽有限的幾個網頁;17年后,已然可以在上面便捷地進行交易,賦予了金融全新生命,對于工薪階層的我們是一大福音。
不用總是跑銀行擠得汗味熏天地排隊,一是節約了交通時間成本,二是有條件快速甄選優劣。在工作之余,想象著錢還在另一邊幫我們去干活,那畫面是多么歡樂。
家里有的老人聽到余額寶、理財通這些新鮮玩意,會擺出一副不信任的臉色,覺得怎么可以去碰網絡上這些,沒一會兒錢就被不法分子偷偷卷走了呀。
所有的新事物,在誕生之初總會受到質疑,不知其前路如何,其中可能還存在著漏洞。
但正如一個嬰兒,一出生他就有吃喝拉撒不規律的問題,那又何妨,誰知道未來的他會不會長成愛因斯坦呢?
既然時代走到這里,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作為年輕的一代,不妨張開手臂走近它,了解它,擁抱它!
理財系列的第一篇,碎碎念了2000字,寫了關于理財的一點膚淺的思考和觀察,丟出這些“磚”,歡迎朋友中藏龍臥虎的伙伴放出“玉”來。
友情提醒一下,土豪們可以直接略過這些文章,因為絕大多數人這輩子還是處于打工模式,僅是少數能轉成雇主模式,我寫的這些是和廣大工薪階層朋友們交流的。
至于“理財”在我眼中是什么,可以理哪些“財”,請聽下回分解。
新系列,新突破,給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