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放不下“過去”,怎么拿得起“未來”

01

上個星期,我家來了幾個朋友,吃飯的時候,坐我對面的一個家人說,自己以前是新華社記者,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厲害,做過很多事情等等。

突然,師父來了一句:“放不下過去,怎么拿得起未來!”

是啊,你都放不下“過去”,怎么拿得起“未來”。

這話太精辟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清空不了,那么如何裝進更廣闊的天地。

02

初中時,有一次課上老師讓我背誦課文,是讓我非常流利地背誦。

我同學看幾遍就能背下來了,我是看幾十遍也只能記住一些的那種人。課上來抽查,我被喊出來背課文,一站起來,蒙了,原本記住的一些都忘了,然后磕磕巴巴說了幾句。

被老師罵了一頓,同學們笑了一下,我就坐下來了。

從此,我再也沒有站起來背清楚課文過。

是我放不下過去的恐懼,所以拿不起未來的自信。

03

到了大學,我就開始認定一定要把公眾講話的恐懼放下。

還記得第一次在演講社提問的時候,也是緊張得不得了,生怕再一次出丑,準備了好久,也練習了很久,終于到了提問的環節。

猶豫了好久,不過腦,舉起了右手,然后把問題提完了,坐下來五分鐘后,才覺得放下了緊張。

才明白原來放下就在那么一瞬間,但放下一定是需要心平氣和的心態,沒有任何束縛的。

04

大二上學期的校外英語演講比賽,奠定了放下公眾講話恐懼的基礎。

從初賽,到復賽,到決賽,特別是決賽,現場五百多人,可以說,我是冒出汗上去的。沒辦法,那時世面見得小,所以,對于這種場面,我是需要提前做足了準備的。

到我的時候,猛吸了兩口氣,才上了舞臺。

在舞臺上的那么一瞬間,仿佛底下沒人一樣,我感受到了,原來放下才能更好地融入自己,才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比完后,我知道在我不斷的積累中,面對舞臺的恐懼,我是已經放下了。

每個人都需要歷經一些坎,練就一身信心,才能撐得起廣大的場面。

05

出了大學門,進入了職場,那時,轉了行業,做培訓,從一線銷售開始做起。

公司開早會,我經常會做主持,早會上我經常會跟大家分享我之前的經歷,洋洋灑灑,自在其樂,主持完了,一片掌聲。

后來,發現我業績沒有做得特別好,沒有真正融入到做銷售這個職業中來,所以自己一直沒有辦法做出大的突破。

我深刻地明白:一個人如果不懂得靜下心來做事情,沉浸在過去的光環中洋洋得意,那么注定無法實現第二次飛躍。

06

畢業后第三年,遇到了我師父,他讓我重新放下過去傲慢、無知的自己,然后重新找回那個謙卑、平和的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種心態,叫“空杯心態”。

“空杯心態”就是忘卻過去,特別是過去的成功,然后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更是一種挑戰自我的不滿足,不斷追求卓越。

只有擁有這種心態的人,才會時刻懂得清空自己,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狀態。

有時候,我們師門經常聚會聊天,師父說,他只有6歲,我說,我才1歲半。

《了凡四訓》上有一句話: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只有放下過去,才能真正拿得起未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