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重拾素描基礎,在網上找好了幾家畫室,拖到今天才終于去實地參觀。先說一下背景,我之前曾經在廣州學過四個還是八個全天的素描,按照國內美術的教學順序,學了排線、幾何體的透視和三大面五大調、靜物的結構素描。本來接下去要深入學調子,但是后來我由于種種原因沒去了。
先是去了一家逼格很高的畫室。原來以為有大空間,結果進去后發現只有一個房間,兩批人分別在房間的兩個角落臨摹照片。我頗失望,因為他們竟然沒有在對實物寫生。對著石膏像練習已經是國內學畫的標配了,對著照片的話只能被畫的原作者帶著走。我一來討厭臨摹,二來鄙視畫照片,感覺就是那些門外漢為了快速耍帥而瞎搞的玩意兒(其實這可能是偏見,畢竟“學習”而不是“創作”的時候,臨摹是一個很好的手段)。這時感覺有點不爽。而負責介紹的人又說我的思維很“國內美術高考”,他不斷強調他們用的是美式教學,而我又覺得他們在裝逼,有點聊不到一塊兒。
既然到了,就還是聽一節課看看吧。他們派一位妝容打扮很時髦的老師教我素描。透視理論、三大面五大調什么的我聽得耳都生繭了(不知學了多少遍,要聽吐了),但為了“打好基礎”,我還是讓老師再教了一遍。結果還真發現那些術語我已經忘掉了,雖然理論是記得的(再怎么說也是以前思考過無數次的東西)。除了理論外,還問了一下老師工具,于是有機會玩了一下以前沒玩過的炭筆炭條炭精,還試用了一下高光筆(我覺得很難上色)。另外,我問她一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用排線怎么給球體打陰影,她說用彎的排線;我說如果一定要用直排線呢,她示范了一下,跟我后來想出來的方案差不多,驗證了這個想法的正確性。
問答環節持續了一小時,我其實還不舍得放老師走,但她示范好正方體的畫法后讓我畫之后就跑了。估計乙方會覺得我這種問題多多的甲方挺煩的,不過只要我臉皮夠厚就好。我百無聊賴地畫起了正方體。不知是不是因為太久沒畫畫的緣故,結果畫得很屎。。這時故事的高潮來了。我在畫著排線打陰影,他們每次過來都會很驚訝又無奈地說“你很喜歡排線啊?”“怎么在畫排線?”“她之前學的是應試美術,現在思維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轉過來”。我感覺頗不爽,你鄙視我用排線打陰影的話告訴我怎樣打啊,而且既然陰影有無數種打法,我用其中一種不錯誤的方法打也不行?這時心情跟我用windows系統用聯想筆記本老被某些朋友和同事說你怎么不用ios怎么不用mac一樣。關于是否用排線畫陰影這一事我們有了點小爭執。最后其中一個老師讓我用炭條來畫暗部,雖然這時心里還是不爽,而且畫出來也很難看,不過的確有種全新的體驗。順帶一提,畫紙是牛皮紙,而不是國內常見的白色素描紙。
由于這個畫室收費較高,又給我一種非常裝逼以及鄙視我所受過的美術教育(盡管也就幾節課)的感覺,而我又很討厭別人對我裝逼,所以我沒有馬上買課,而是跟對方說回去考慮考慮。對方的反應就跟健身房里催你辦卡的人一樣一聽到你準備不交錢就走人就急,我更加反感了。
回家的路上發現就在家門口有一個畫室,我便去看了下。這個畫室非常接地氣,一進門就一股國內美術培訓班的氣息。老師們倒是都很親切,我們也聊得很愉快。畫室里幾個人畫畫也是濃郁的藝考風。真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離開時我看了一下教師作品,排線一絲不茍,人物端莊大方,造型準確,漂亮得跟標準答案一樣。
那個打陰影的小插曲讓我很困惑。我回來后微信問一個有美術功底的同學的意見,不過她似乎并不想理我,沒有回復。我又到網上找國內外美術教育的區別,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有點意思的討論。越看下去越覺得有趣。尤其是那兩張“中國藝考風”和“中國大學風”的對比圖。這時我終于明白過來他們說的我的“應試思維”指的是什么了。上一次在廣州學的時候,我也有這種痛苦感,就是畫那個結構素描的時候,明明是光滑的蘋果但死活要畫出被切割的多面體狀,以致終于結束掉結構素描課程時我有種解脫了的感覺。雖然我覺得中國藝考風很無趣,但總覺得仿佛要經過這樣的修煉才能打好功底,所以一直在自虐。與之相對,我回家后才反應過來,那個裝逼機構的畫畫方式跟我看的外國教學書例如《素描的訣竅》和伯里曼人體結構系列風格很像。而且在用炭筆打陰影時有種“原來畫畫可以這么浪”的感覺。雖然他們也還是采用了臨摹照片這種無聊到爆的教學方式,不過說不定還是有那么一點不同在那里。
那個高逼格機構怎么看都像嚇唬人的,教師全都只有一個英文名,不知道其畢業院校和經歷,只是含糊地說得過多次大獎。而且他們的經營模式商業氣氛很濃,大眾點評上的評價一看就知道是水軍。盡管使出了牛皮紙、炭筆、高光筆這些看起來好像很高逼格的東西(實際上也不過是科班學生的常用物品罷了),但有可能是企圖讓我掏錢而特別展示的。我還是覺得無法放心。而且我在那種裝逼環境下總覺得不自在。但是那個接地氣畫室又真的太接地氣了,教師作品有濃郁的藝考氣息,尤其是那幅大白菜芒果番茄圖,正確而沉悶,我很怕進去后又得回到過去那畫多面體蘋果結構素描的日子。。
于是我做了件很@$&*%的事。我到58同城搜招聘廣告。一家藝術機構招出國作品集指導教師年薪20萬左右,點進其官網一看教師簡歷都牛逼哄哄。再查我今天去過的那個高逼格機構,教師工資4至7千,而且廣告還自稱待遇好……忽然覺得我真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工作,雖然它和牛逼同學們的比起來很一般。
話說回來,工作后我越來越沒興趣畫畫了,常有打開本子沒什么想畫的然后又合上的經歷。貴價數位板買回來后幾個月了一次都沒用過。看到一幅優美的畫起初會激動一下,但是那種震撼心靈的感動大概持續半天就消失了。然后看到實在很美的畫在驚嘆之余甚至還會生出“要畫成這程度得經過多少枯燥的練習啊”“以我現在的水平想畫成這樣根本無從下手啊”“即使畫得這么棒最后又能怎樣”的煩悶感。倒是看編程書還有點興趣(哦,不過我這么懶的人光是“有點興趣”還不足以勤奮學習),尤其是關于如何寫出優美代碼的。可能是因為編程能力提升帶來的好處可以得到即時的反饋吧。越來越覺得我可能已經失去對美術的愛了。曾經毫不猶豫地自稱喜歡畫畫的日子大概遠去了。也許之前也只是葉公好龍吧。
再回想一下,他們看到我用排線后吐槽然后要我用炭條這一行為也是蠻那啥的。剛教了透視,要我用這方法畫正方體,那為了表示“我很踏實”,自然得畫出消失點才夠給老師面子啊,你們以為我喜歡畫這么無聊的消失點啊。而為了造型準確,肯定得用鉛筆起稿啊。初學者用炭條的話,連怎么鋪勻顏色都難,而且邊界也是不整齊的,那怎么畫出你指導的明暗交界線啊?在老師跑掉的情況下,我肯定只能用鉛筆排線啊。結果你們一群人過來一次就吐槽一次算什么意思……就算你們美術水平高,這種吐槽法也讓人太鬧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