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濃霧里行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在十幾歲的時候,做了兩個決定。

第一:不結婚,第二:在三十歲前死掉。




它們看上去令人發笑,像年輕女孩說我決定長大以后嫁給你。

隨便哪只蝴蝶翅膀一顫,都能拂亂上一秒你最堅定的想法。何況那么長的時效,誰知道歲月的大西洋蟄伏著多少蝴蝶。

她也能看到30多歲的自己,萬一舍不得死,看見身邊每個人都結婚生子,獨留自己孑然一身,或者想法會變呢?

于是這兩個決定被寫進硬皮日記本,藏進年輕的樹洞。



然后她慌忙長大,裹著嚴重精神潔癖,倉促體驗俗世的一切。

熱愛不同味道的食物,再間歇性戒除。

去不同的地方,習慣一個城市之后果斷離開。

和路上迥異的陌生人打招呼,然后興高采烈走進他們各自的世界,再索然無味走掉。

她嘗試去愛每一個遇到的人,恨一切丑陋。

她為每一個決定找到真實動機。摳下生活厚厚的繭,找一切存在的理由。

她看上去敢愛敢恨,卻脆弱得像條善良的狗。

她不過想知道,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自己長什么樣子。



生活逐漸爬滿褶子,她翻開每條縫隙,企圖找到任何一個理由顛覆當年決定。

蝴蝶一直沒有揮動翅膀,她十幾年前怕被生活磨平棱角,十幾年后卻困于這一身鋒芒。

她在29歲那年辭職,從一群神色堅定卻不求甚解的成年人中跑掉。

給自己一年時間找答案。若是沒有答案,也做個了斷。

她流竄于不同的城市,看不同的生活。她想:我總能找到我喜歡的一種存在方式吧。

大部分時間她仍閉門不出,努力和自己進行和解。她認為不再恨自己,便能原諒自己的一切決定。



2016年初,她即將30歲,未婚。

十幾歲預言的場面亦實現,身邊每個朋友結婚生子,孑然一身的果然剩自己。

那些曾經迷茫的少年們紛紛棄械,當年在QQ空間萎靡頹廢的文字,都轉變成了朋友圈里堅定的物質或生活展示。

他們結婚生子,生活壓力瞬間抹平一切虛妄迷茫,讓此刻的掙扎目標清晰。為了一次旅行或者一罐奶粉。

只有她一臉茫然和被揮霍的時光,連著對世界的困惑,都開始變得不合時宜起來。

今年春節,她和兩個青梅竹馬的伙伴聚會,在其中一個貸款買的電梯公寓里,旁邊她1歲半的兒子在跌跌撞撞。

她靠在沙發上,聽她倆聊養孩經驗,聊公婆的芝麻綠豆,聊老公愛打游戲。聲音里的生活碎屑紛紛落下,從褐色地板上堆積如山,直到埋沒兩人身影。

她想開口,卻索然無味于她們的故事。被碎屑阻隔的青梅竹馬,亦無法觸碰她的困境。

那些不合時宜的困擾,噤聲躲在她似笑非笑的臉后面。

她在臆想里發問,我從未想過活到30歲之后,所以我不知道該怎么繼續活?

她猜測兩個好朋友一定以為她在胡說八道,假如她再強調,她們就會不可思議睜大眼球,從她八層床墊下摸出一粒豌豆,說:你確定是這廝讓你要死不活?

斜靠在沙發上的她突然笑了,想想也是矯情。



這一年,她幾乎斬斷現實一切鏈接,然后困在自己世界里死去活來。

她在成都八樓的天臺深夜清醒,又突然失控哭泣;

在西安明長城下的驢友身上獲得啟示,卻在離開時一片空白;

在武漢長江邊看完一本書得以重生,卻在幾十天后仍然焦慮纏身。

她在日記里寫下頓悟,在知乎里回答困境中有效的思維方式,卻在現實里無法堅信任何。



一年之期已到,即將30歲的她想了最后一種可能性:

某種意義上,或許不求甚解才是絕大部分人幸福的唯一途徑。

人生真相的境界并非從混沌無知走向醍醐灌頂,而是不求甚解—求甚解—不求甚解。人生原本是個無解的題。

最悲慘不過你有一顆質疑的心,卻沒有解答的能力。你拒絕約定俗成的人生,卻也無法給自己一條路。

從此你永遠困在求甚解狀態,終于連自己都質疑。



她仍然沒有找到答案,像這篇一直混沌的文字,依然煙霧彌漫。

今年果然沒結婚,但也沒死去。

一直尋找吹散濃霧的辦法,還不如學會在濃霧里行走。

寫到最后仍然沒有豁然開朗的結尾。




生活是個洋蔥,你層層剝開找真相,偶爾指著其中一層皮騙自己是核。

而真相就是你最初見到的樣子,你發現了,只是不死心。

? ? ? ? ? ? ? ? ? ? ? ——2016年2月23日 成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