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個阿姨要給我介紹對象,為了應付她,我加了對方的微信。像這樣的介紹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到現在,我都沒有要聊聊看的欲望了。
如果在去年,可能我還會抱一點期待和幻想,可是如今對類似的微信聊天,內心已經激不起一點漣漪了,因為總感覺網上聊的再好,都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樣子,而且也不會成功的。
那天看到一篇關于相親的文章,里面有一張關于中國式相親的價目表,有個母親還說:“我兒子才33,不考慮沒北京戶口的姑娘,有戶口殘疾也行。”
原來,現在的相親真的都明碼標價了,戶口、房產、學歷、工作、年齡……每一項都有一個價格,真的就像菜市場挑菜一樣,菜新鮮一點品質好一點的就貴一點。
看到這,我真的都驚了、心也涼了,心想要都這樣,那像我們這種學歷不高,無房無車年齡還有點高的單身女還能找到對象嗎?還有要都這樣相親,能成功嗎?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經歷的兩次奇葩的短暫相親。第一次是我同事母親介紹的,因為第一次相親,沒有想太多,同事告訴我時間地點我就按時去了,說實話其實那次我還是有點期待的,因為畢竟26歲了也想著脫單。
同事陪我按時到了說好的地點,結果對方還沒到,等了20多分鐘男孩才緩緩到來,雖然20分鐘時間不長,但這是禮節的問題,我不知道他是故意、還是習慣,不過第一印象就扣分了,但那時我還是抱著聊聊看的想法。等到他坐下后,同事問他可喝什么,因為同事和他從小就認識,于是他主動去給我們點喝的。
他去點飲料的時候沒有問我和同事要喝什么,我和同事看著他走去吧臺的背影,對視了一眼搖搖頭,因為怎么說呢,他走路一扭一扭的,感覺像個小孩子。同事和我沒有說話,靜靜地等著他。但待到飲料上來時,我和同事差點笑場了,因為上的是三杯顏色鮮艷的果汁,沒錯就是小孩子喝的果汁。
飲料我們沒有喝,同事可能也覺得對方不靠譜就主動提出我們有事要先走了,從見面到離開所花的時間還沒有他遲到的20分鐘多。回去的路上同事一個勁的跟我說抱歉,說是想不到他還是跟小孩子一樣不成熟,當時我還停留在那三杯搞笑的果汁里。
第二次相親是男方的母親自己介紹的,她的母親曾是我的一個文友,平時我們交流的還挺多的,但我沒想到她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兒子,那次相親也是我和這個文友第一次見面。
那幾天我正請假在上輔導班,中午只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因為情況特殊,不得已就約在中午我上課附近的一家必勝客見面,拋去我吃飯的時間,所剩時間本身就不多,可是我還是等了一會,他們母子倆才到。
坐那之后,阿姨就出去了,讓我們倆聊。對方看著也挺小的,不過我們還有話題聊,沒有冷場,他和我聊他的工作,看的出來他還是挺喜歡他的職業,說起來眼睛里放著光。不過我時間有限,他給我留了電話,我就匆匆走了,前后聊的大概也就十幾分鐘的樣子。
那天下午上完課后,我想起來了給他發了我的號碼,想著畢竟認識的人,不留電話人家問起來不好說,而且我對他的印象不差。
但是,后來他沒有主動找過我,我也就沒有找他了,想著可能對方也沒有放心上吧,再后來,我由于工作調動換了號碼,也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想起來,兩次的相親還挺無厘頭的,兩次加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不過慶幸沒有出現所謂的明碼標價。
再后來,我也就沒有相親了,對所謂的介紹也就無感了,因為我總感覺會不了了之。
不過,聽周圍的人說有通過相親成功走向婚姻的,但我不知道如果是明碼標價的相親,這里面帶了那么的附加條件,那這樣的婚姻有愛情嗎?沒有愛情的婚姻又能堅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