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碰到鄰居買菜上來,一看到馬達,哎呀長這么大了,上次記得還在他媽媽肚子里呢,現在都已經會跑了。鄰居以前不在這住,偶爾回來一趟,現在終于回來住了,我們“歡樂頌”里的2201,2202,2203都已經住上人了,2204正在加緊裝修中,期待04的音樂才子鄰居入住。
時光如梭,一轉眼小馬達已經1歲4個月了,會走了,每天各個房間跑來跑去,一會“哇”的一聲,自己摔倒了。一會又哈哈哈的笑起來,現在的他對什么都好奇,一會翻翻這,翻翻那,唯恐天下不亂。現在的他,充滿了童真童趣,模仿東西很快,時不時的傳說小孩子爽朗的聲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然而三歲之前似乎我們每個人很少再有記憶,別說三歲了,10歲之前的記憶都不多了。
我小時候最早的記憶,就是妹妹出生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才三歲,三歲之前都不記得了。現在這個歲數的孩子最天真爛漫,他們雖然什么也不懂,但是他們單純的心,好奇的心,喜歡去探索一切,一件小東西可以讓他開心一陣子,然而現在即使給你一部手機,你似乎也就剛拿到手那一刻,興奮一會,5分鐘以后熱情減退了。
有時候想想,真想跟他互換一下,我也重新當一回嬰兒,哈哈。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褪去了我們的童真,童趣,慢慢成熟。回想過去,這一輩子最開心的時候就或許是幼兒園跟小學的時候,也就是我們5-12歲的那個年齡。那個時候我們不用去想著學習學多好,沒有那么多的壓力,每天一大群小伙伴在一起玩。彈彈珠,打彈弓,打四角,打牌,下河捉魚,摸螃蟹,去水庫邊上的泉眼里喝泉水。那個時候我們什么都沒有,沒有錢,沒有好看的衣服,都穿的破爛破爛,臟亂不堪,但是我們很快樂。農村的小時候是歡樂鄉,我們抬頭可以看星星。小時候爸爸給我講猴子撈月亮的故事,然后把把抱著我去院子里看水缸里的月亮,用手去撈月亮。
小時候特別愛撈魚,于是天天下河撈魚。我爸爸每天5:00下班,到家大概5:30。于是我每次都卡著點撈魚,一般撈到5:15趕緊跑回家,洗洗身上,趕緊在寫作業狀態。有一次撈的太盡興了,忘記時間了,正在撈著,后面看到爸爸走過來。當時心想:完蛋了,死定了,屁股要開花了,要不跳河吧?正在這時,爸爸一手拿過漁網,說:那邊一條大的,趕緊撈啊……
原來爸爸比我還愛撈魚,于是我們成了一個撈魚組合。
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初中開始我們有了pk,有了成績比較,我們要競爭,我們只有提高學習成績才可以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可以有好的工作。工作后,我們又得不斷的去努力工作,又要不斷的去競爭,去提高,去做的更好。進入了一個永遠停不下來的漩渦中:永無停歇。
于是我們開始陷入了忙忙忙的狀態:
1.忘卻了親情:你有多久沒跟爸媽,爺爺奶奶,等親人聯系了。
2.淡漠了友情:曾幾何時,再也沒有跟兄弟打電話1小時,見面吹牛逼三天三夜的狀態……
3.忽視了愛情:你忘記了她愛吃什么,喜歡什么,你變得不耐煩。
4.忽略了身邊的事物:小區里的銀杏葉快點掉光了,你一葉也沒撿……
今夜我希望做一場夢,夢里我回到童年……